注定不平凡的2020年,對企業和個人而言,可以說既是“坎坷年”,又是“機遇年”!美國直銷協會(DirectSellingAssociation,簡稱DSA)首次委托全球第三大市場研究集團益普索(Ipsos)進行了《2020年消費者態度與創業精神研究》(2020ConsumerAttitudesEntrepreneurshipStudy)。該研究提供了以下三方面的洞察: 美國人對零工經濟和創業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3月15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發布了一則“行政處罰公示”信息顯示,深圳希思醫療美容醫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希思醫美)因涉嫌使用過期藥品,被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羅湖局罰款10000元,并被沒收違法所得及非法財物。 公開資料顯示,希思醫美成立于2004年6月8日,法定代表人郭曉偉,實際控制人和最終受益人為李金圓。2016年9月5日,深圳希思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更名為深圳希思
隨著大家養生保健意識的增強,市場上也出現了五花八門的保健品和保健器械。青島膠州市楊先生反映,自己的母親最近迷戀上了一雙“神奇”的鞋子,說可以疏通經絡、修復損壞細胞,什么糖尿病、高血壓、腰疼腿疼、靜脈曲張等等,什么鞋這么厲害呢? 千元“能量鞋”受老人追捧穿上就能保健? 楊先生家住青島膠州,他告訴記者,自己的母親最近迷戀上了買鞋,不僅自己買,還推薦給周邊的人,并且非常賣力地在幫著商家做宣傳,楊
數據顯示,春節疊加情人節雙節效應,2021年2月11-17期間,化妝品產品需求旺盛。美容服務交易增幅高達392.8%,防曬類產品增幅為66.7%,面部、眼部彩妝增幅均超過20%,彩妝產品的熱銷帶動美容工具的消費,化妝刷的交易增幅達77.7%。 2021年初,國家及地方化妝品監管部門持續推出化妝品行業監管政策,作為《中國食品藥品鑒定研究所針對17種化妝品原料被禁用向社會發布征求意見稿》的細化和
化妝品是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的消費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化妝品產業發展和市場規模逐年增長,而同時在化妝品生產加工環節非法添加、經營銷售環節夸大其詞、虛假宣傳等亂象也時有發生。為保障消費者用妝安全,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溫州市市場監管局率全省之先,在化妝品經營領域引入“雙隨機、一公開”機制,建立化妝品經營領域長效智慧監管體系,努力打造化妝品放心消費城市。 《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施行30年
最近,郭美美等銷售違禁減肥食品被刑拘登上了熱搜。根據上海警方發布的通報,這違禁減肥類食品是西布曲明,一種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抑制食欲的藥物。 食品安全法中明確規定,保健食品不能添加任何藥物,可一些不法分子為了追求利益,依舊不惜以身試法——往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學藥物。 近日,在“春雷行動2021”中,成都也查處了一起類似的案件,金牛區市場監管局對售賣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的唐某某依法作出從業禁止處
摘要:近日,保健品因宣稱具有調理腸胃、促進發育等功能涉嫌夸大宣傳,曾多次因虛假宣傳被罰。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表示,應不斷加強監管力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顏如玉旗下子品牌健智寶的相關產品涉嫌夸大宣傳。近日,記者調查發現,作為健智寶旗下的主要產品,復核肽益生菌營養粉的身份為固體飲料。顏如玉代理商卻發文稱,健智寶具有調理腸胃、促進發育以及益智護眼的功能。健智寶則在官微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與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已經圓滿閉幕,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秘書處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議案473件,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約9000件;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共收到提案5913件,其中立案的提案4940件,并案的提案127件,轉為意見和建議的提案846件。 從內容來看,提案主要集中在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健全現代化經濟體系、生態環保和綠色發展、完善國家機構組織和職能以及
3月15日,直播帶貨被市場監管總局點名。市場監管總局發文表示,隨著直播帶貨成為一眾電商升級的新突破口,關于“直播”的投訴舉報量也大量增長,各種各樣的問題層出不窮。其實此次被點名已不是直播帶貨領域經歷的第一次風浪。早在2020年11月,一些直播網紅就曾因誤導消費者、售賣假貨等問題被中國消費者協會直接點名批評。此后雖然直播行業經過了一定的整改,但是各種亂象仍然隱匿在風口之下。 因此市場監管總局在
這兩天,《一切為了群眾》報道了,淄博市民王先生在一家養生館花三千塊錢買了個泡腳神器,把腳放水里,不一會清水就變得五顏六色,最后變成黑水。商家告訴他,那是腳在排毒。 3月20日節目鏈接:淄博老人買了泡腳“神器”能排毒還能治癌癥,記者調查,真相比騙局有意思! 隨后經過群眾記者的調查,這實際上就是個簡單的電解反應,并沒有什么所謂的人體排毒。 3月21日節目鏈接:打假老年人養生騙局“包治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