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前后,中國消費者協會和各地消保組織都會曝光一年來的侵害消費者權益典型案例及消費投訴熱點。 記者梳理發現,去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催生了新的消費糾紛。一方面,“宅經濟”借助互聯網服務蓬勃發展;另一方面,互聯網服務短板集中顯現。據中消協統計,在去年服務類投訴中,經營性互聯網服務、餐飲服務、遠程購物的投訴量排名前三,其中兩項與互聯網企業有關
過去的一年,受到疫情“黑天鵝”的影響,在經濟略顯沉寂的大背景下,健康產業卻逆勢跑出了一條“上行曲線”。生命健康的價值被重新審視,健康產業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 如此廣闊的“健康”藍海,正在成為商家逐浪的風口,吸引資本搶灘和大企業爭相入局。無論是自帶互聯網基因的阿里、京東、騰訊,還是萬科、恒大、萬達等地產界大佬,都競相進入健康賽道“分一杯羹”。這其中,以海爾、美的、TCL、格力等為代表
原本作為樣品給消費者使用和體驗的化妝品試用裝,竟成為時下不少商家開展單獨銷售的一門生意。HARMAY話梅、THECOLORIST調色師等新興美妝集合店內,種類豐富、價格低廉的化妝品小樣吸引年輕人排起長龍。但不少消費者也心存疑慮:美妝店內多種多樣的小樣,究竟是不是正品?這么多試用裝從哪里來? 售賣名牌小樣成獨立生意 走進HARMAY話梅三里屯門店,一樓護膚及美妝小樣專區前,擠滿了正在精挑細選
導讀:2020年是社交、直播、內容電商逐漸發展并火速占領部分流量市場的一年。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觸碰法律監管的現象。2020年以來,“涉傳”風險伴隨著社交電商行業,從社交電商“斑馬會員”相關公司涉嫌傳銷被法院凍結3000萬元的消息引起關注,到“粉象生活”因資金提現限額問題一度被傳出因會員制度問題被凍結資金3800萬元...同時行業內部消費投訴案例不斷,社交電商的“內憂外患”給整個行業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艾瑞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在過去五年中以27.4%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速增長,遠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期8.1%的增速。有報告指出,隨著互聯網普及率的擴大和消費支出的增長,消費者購物額在電商平臺優惠活動多、選品配送便捷、涵蓋商品品類全面等優點的促進下不斷高速增長,消費者們的消費習慣也隨之開始進一步向線上遷移,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電商平臺都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了出來,近來
又到一年“3·15”,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消費維權年的主題是“守護安全暢通消費”。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為強化質量安全部署開展多項工作。 3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企業守信承諾座談會,推進企業年報和信息公示,加強涉企信息歸集共享,強化失信約束和聯合懲戒。 據了解,市場監管總局正對《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暫行辦法》進行全面修訂,總局層面的信用修復制度也即將出臺。目前,各地已累計修復
3月16日——19日,太陽神2021年干部管理學院——特訓營第一期即將在東莞黃江基地正式開班!
又到一年“3·15”,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消費維權年的主題是“守護安全暢通消費”。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營造安全便利的消費環境,讓消費者能消費、愿消費、敢消費,才能進而激發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增長。 隨著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的到來,媒體都將對各行業侵犯消費者權益的不義行為集中曝光。而在保健品和護膚品高度集中的直銷行業,它的發展似乎本就頗受爭議,再加上少數企業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等,直銷行業
每日重點關注 康婷集團河北省分公司獲得“調解消費糾紛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在2021年“315”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天津市康婷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以下簡稱康婷河北省分公司),獲得由石家莊市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頒發的“2019-2020年度調解消費糾紛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綠之韻:堅決守護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品牌之間的競爭日漸激烈,想要脫穎而出受到
守護安全暢通消費 3月13日 市場監管總局、中國消費者協會指導 中國消費者報社、中國消費網主辦的 2021年度紀念“3·15”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座談會 在北京召開編輯搜圖 ▲座談會現場 精彩實況回放 1 主題演講 中國消費者報社社長胡國強 為“守護安全暢通消費”鼓與呼 本次座談會的主題是“守護安全,暢通消費”,也是中國消費者協會的年主題,我們希望從新聞媒體獨特角度、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