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擴大打擊傳銷宣傳教育的覆蓋面,正確引導廣大市民群眾充分認識傳銷的危害性,自覺防范和抵制傳銷,防止傳銷組織滲透蔓延,3.15期間,平邑縣市場監管局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了打擊傳銷進社區、進農村、進校園、進市場、進企業的專項宣傳教育活動,向群眾廣泛宣傳了什么是傳銷,傳銷的表現形式、特點、危害等知識,吸引了廣大市民群眾積極參與,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在平邑街道東苑社區活動現場,執法人員
“交了7999元課費,只上了一天課,微信群就被關閉,所有承諾化成泡影,上當受騙了!” “報名之前說很快就能把學費掙回來,完全是騙人的!” …… 究竟是什么引得上述人群屢屢控訴? 中證君日前調研發現,正是一些財商教育機構在授課過程中存在夸大、虛假宣傳,誘導貸款買課等行為,引發了消費者的諸多不滿。 投訴不斷 黑貓投訴APP上,關于“理財課”的投訴已逾百條,主要集中于“虛假宣傳”“課程內
區塊鏈金融領域就是流水的項目,流水的韭菜,跑路的項目生生不息,被收割的韭菜也是接連不斷。 贏可能需要很多次,但輸光,只需要一次。然而,只要有“暴利”,那么就擋不住韭菜們的前赴后繼,你擼的是別人的羊毛,別人擼的是你的全部身家! 今天要說的是一個叫做“熊貓生態”的區塊鏈項目,打著“生態環保、扶貧攻堅、公益養老”等名義,開展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本質上還是個資金盤,投資者千萬不要上當。 根據宣
理財速成課背后的“生意經”:套路收割、拉人頭、違規導流歐陽日輝建議將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每月投入100元1年后就擁有幾萬”、“0元購課,教你輕松賺取10%的收益”……全民投資熱潮下,以尚德、長投學堂、啟牛商學院、小幫規劃和藍鯨理財等為代表的理財訓練營廣告鋪天蓋地而來。這樣的速成理財課似乎“低投入、高回報”,不免讓小白理財者心動,但進入課程就意味著套路營銷的開始,各平臺存在的違規風險也
3月16日,李旭反傳銷團隊獲悉,西安市未央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對被告人李改月、邵文齊、朱代紅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提前公訴。 ▲圖為:“8.04”民間資金互助合作理財傳銷案抓捕歸案的犯罪嫌疑人 經依法審查查明:2013年至2017年8月,被告人李某月、邵某齊、朱某紅伙同蘇某某、祝某某、余某某等人(均另案處理)先后來到本市,以“民間自愿互助理財”為幌子,在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采取上課、交流經驗等
一家香港仙股公司的清盤公告,讓曾經涉嫌非法集資的陜西全通實業集團,再次在公眾面前露出了馬腳。 11月17日,香港柏榮集團(08316-HK)公告,于2020年11月13日,該公司接獲貸方(香港持牌放債人)于2020年11月12日針對公司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提交的呈請,以根據香港法例第32章公司條例要求高等法院頒令公司清盤,原因是公司未能支付未償還款項。呈請將于2021年2月10日上午9時
隨著央行法定數字貨幣DCEP的層層推出,市面上也相繼出現了很多與之相關的虛擬貨幣騙局,打著DCEP、國際錢包的旗號肆意為孽,發代幣、建網站、上線APP,各種炒作手段層出不窮。 說是說什么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其實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完成詐騙的目的。 近日,有一個叫做“央行國際錢包”的項目正在到處騙人,通過組建群組,打著“央行發行DCEP”虛擬貨幣的名義收取費用,發展下線。 據了解,“央行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李思齊)隨著網絡技術不斷升級更新、社交電商平臺的批量增加,以保健養生、新零售、消費返利、境外原始股投資等為名的新型網絡傳銷模式逐步凸顯。 相關數據顯示,僅2020年“網絡傳銷”傳銷案件便達133件,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廣東、廣西等27個省、市、自治區。 近一年來,各地方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加強對網絡傳銷監測治理的工作力度。從被依法處置的網絡傳銷案例看,新型網絡傳銷更具隱蔽性
以傭金制度為賣點的洋老板現狀如何,公司CEO姓陳還是姓王? 在上篇報道中,我們了解到了洋老板平臺的公司背景,以及模式現狀,在本篇報道中,我們將著重關注的是洋老板與傳銷項目黃金樹REC有何關系。 涉傳項目,與之何干? 調查發現,“洋老板”和黃金樹、REC關聯密切,而黃金樹的投資人們也顯然是認可這種說法的: 眼下,在由聚優傳媒輿情監測中心與防傳管家共同推出的《投訴舉報統計》(統計來源于反傳
“這類虛擬幣資金盤往往是初始用戶嘗到甜頭后,為了拿到更多返傭,發展下線,而后來者都會血本無歸,這就是擊鼓傳花的游戲。” 盡管DCEP聽起來陌生,但“央行”兩字讓退休的張華(化名)選擇賭一把。 翻看新聞時,一則洗腦推廣文章將她吸引進了“央行國際錢包”推廣群,并與40多名群友一起坐等宣傳中的“國家鼓勵性獎勵”。 “感覺1.2萬億,真的挺多的,想參與一下”。無任何資金投入的零門檻,讓這些人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