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7999元,只上了一天課,微信群就被關閉!”理財小白被“割韭菜”全是套路
“交了7999元課費,只上了一天課,微信群就被關閉,所有承諾化成泡影,上當受騙了!”
“報名之前說很快就能把學費掙回來,完全是騙人的!”
……
究竟是什么引得上述人群屢屢控訴?
中證君日前調研發現,正是一些財商教育機構在授課過程中存在夸大、虛假宣傳,誘導貸款買課等行為,引發了消費者的諸多不滿。
投訴不斷
黑貓投訴APP上,關于“理財課”的投訴已逾百條,主要集中于“虛假宣傳”“課程內容假大空”“誘導消費”“退款難”等問題。
有消費者表示,自己交了7999元學費,進入所謂“金卡進階班”微信群后,只上了一天課,群就被關閉。
還有消費者認為開課機構不斷“洗腦”,誘導學員交錢學習。“前幾節課神神秘秘地說賺大錢,后面就要求購課聽精華部分”“三個小時的課程中有兩個多小時都是勸人購買課程”。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APP
更有消費者控訴,財商教育機構大肆宣揚理財課,“甚至誘導用花唄和信用卡消費”。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APP
退款難也是存在的一大問題。“課程內容和自己想要的結果相差太遠,想要退款。然而無論怎樣說,就是不退款給我”。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APP
賣力營銷
諸多投訴背后,是理財培訓機構的賣力營銷。當前,理財課廣告在直播平臺、社交平臺鋪天蓋地,且常冠以“小白理財”“零基礎也能學”字樣。
而在宣傳直播過程中,所謂的“導師”也有三大營銷利器。
一是以理財成績截圖作為“誘餌”,宣傳教會學員無風險賺錢。“手把手教你做行情分析,讓你知道什么時候買入,什么時候賣出” “教你零成本一年白撿幾千元,無風險14%的絕對收益”。
二是以貧富差距之名傳播財富焦慮。“貧富差距已擺在面前。什么都不做,你與別人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明天的課我會教大家如何抓住行情”“窮人永遠找借口,富人永遠講方法”“掌握知識,掌握邏輯,否則你只會被時代拋棄”。
三是限時營銷。這些“導師”通常宣稱,“這是近期最后一次基金課,抓緊時間完成報名”“這期課程之后,學費會從5180元調到6180元……要么現在支付全款完成報名,要么先用定金占住名額,下課之后補齊尾款。”
然而,十余天后,中證君發現上述“導師”提到的進階理財課依然在售,且售價未變。
路在何方
近年來,隨著A股市場的火熱,公眾理財的積極性也有所提高,“財商教育”成為熱詞。
天眼查信息顯示,近一兩年,含有“財商教育”字樣的公司成立100余家。
部分財商教育機構利潤頗豐。據一位財商教育機構高管透露,其公司3年時間年收入超10億元,學員數量超4000萬人。
但與財商教育機構高收入同步增長的消費者投訴,不能不引起重視。此外,有機構鼓勵“理財小白”開戶炒股,也應引起警惕。
高文律師事務所律師鄭文艷認為,未來財商教育機構應進一步加強自律,“對于正規財商教育機構,要區別不同水平的投資者,強調投資有風險。要避免在課程中表述絕對的話語,引發受眾群體誤會,導致損失。”
“理財課的受眾也應保持理性。一方面,不能輕信一些以理財之名,行詐騙之實的課程,或者輕易相信他人推薦的股票。另一方面,在選擇課程之前,要對財商機構有一定了解。”鄭文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