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謙尋(杭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新增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文書號杭高新(濱)市監罰處〔2021〕329001號,因食品、化妝品宣傳功效觸犯廣告違法行為,處以罰款人民幣53萬元,全部上繳國庫。 相信不少人對謙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有所耳聞,沒錯,正是主播薇婭的所屬公司。 在天眼查APP上顯示,謙尋(杭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9月,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薇婭丈夫董海鋒為其法定代表人、疑
號外!號外! 2021年5月31日 三孩生育政策來了! 據新華社微博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開會議,會議指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國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 受此消息推動,港股三孩概念股集體拉升,好孩子國際大漲22%,錦欣生殖漲超17%,愛帝宮、貝康醫療漲13%。 A股方面
6月2日消息,企查查APP顯示,薇婭嚴選(廣州)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于6月1日新增強制執行信息,目前該公司已被強制執行40.50萬元,公司于4月2日被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企查查顯示,主播薇婭曾因不正當競爭糾紛起訴該公司,法院認為被告薇婭嚴選公司實際在抖音中經營直播銷售業務,與原告薇婭及謙尋公司的經營范圍相同或類似,構成混淆。今年3月,在某短視頻平臺上存在一個名為“薇婭
2021年5月,醫美、化妝品行業有很多“大事”發生——化妝品相關《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發布,大麻仁果、大麻葉提取物等大麻相關原料禁止使用,化妝品上市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業績亮眼,上市公司醫美板塊年內漲幅近六成......中國經濟網對5月份發生在化妝品、醫美領域的相關政策、行業數據等進行梳理,回眸過去一個月來,化妝品、醫美行業發生了哪些大事。 【化妝品行業相關政策】 化妝品相關《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會議上,“三胎政策”正式發布,被網友戲稱為“兒童節禮物是弟弟妹妹”。 政策一出,當天美吉姆、金發拉比、貝因美等近十支“三胎概念股”漲停,兒童化妝品市場也迎來需求和商機,一片“過年”氣氛。 政策紅利帶來的市場擴張往往伴隨亂象,但這次紅利一同釋放的,還有監管趨嚴的信號。 5月31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兒童化
近年來,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以及消費觀念的轉變,化妝品行業進一步得到發展。盡管2020年受疫情影響,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同比下降7%,為3958億元。但隨著疫情態勢的穩定,2021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將迎來增長,預計市場規模達到4781億元,同比大增20.79%,2023年市場規模預計將增至5125億元。 2021中國消費者對于新款化妝品的態度調查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
●在網絡上大肆售賣的所謂兒童化妝品的商家,實際注冊商標卻多為游戲器具和玩具類,并沒有化妝品經營資質 ●一些明面上打著兒童化妝品旗號的商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甚至在產品內摻雜違禁原料成分 ●對身體尚在發育階段的兒童來說,這些不合格的化妝品潛藏著過敏、皮炎以及長期使用帶來的性早熟等危害 受“顏值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個人外表形象的塑造,美妝行業發展迅猛。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僅大人
“一顆見效,任何體質包瘦!!!” 如果您想減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這樣的推廣,會不會心動? 這樣的減肥產品不僅聽著不靠譜,而且推廣詞也違反了廣告法。 果然,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開展的“鐵拳”行動中,安徽省銅陵市市場監管局就查處了這起違法案件,原來這些網紅“減肥糖果”里,添加了違禁藥西布曲明。目前,有關部門已依法將涉嫌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葛某、鄒某等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視頻提供:國
“近段時間醫美行業并購很火熱,收購方背后多是上市公司或大型投資機構,給出的溢價也很高。”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醫美機構分會副會長田亞華日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并購熱會催生泡沫,但對于市場分散且缺乏品牌影響力的醫美機構來說,是一種積極現象。 資本對醫美市場前景預期的樂觀,也讓A股接連不斷刮起“醫美風”。今年多家上市公司紛紛開啟了轉型醫美之路,甚至有業內人士感嘆“沾上醫美身價就漲”,
如今,保健食品逐漸開始走向“快消化”,特別是在青年群體中,“朋克養生”和“佛系養生”成為青年養生群體中最主要的代名詞。然而,年輕群體消費觀念不同于老年群體,前者更側重保健產品的“零食化”與“輕量化”。 比起傳統保健食品的膠囊、粉劑等等食用起來并不方便,年輕消費群體對于傳統保健食品停留在“保健食品的外形像藥,口感欠佳”等固有印象,更多的年輕群體對保健食品敬而遠之,或者難以堅持長期食用。 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