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鏈條圍剿“直銷黑產”!直銷企業的創新與升級
2025年7月2日,互聯網執法協作共治機制第四次會議在上海召開,5家在滬直銷企業與5家電商平臺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這是直銷企業、電商平臺第一次跨行業的深度合作。通過建立溝通機制,將提升協調解決問題的效率。截至目前,6家在滬直銷企業已在18個電商平臺布局官方賬號。對于直銷企業而言,標志著其打假行動從單打獨斗邁向了生態協同治理的新階段。
從單打獨斗到生態共治,打假能力的全面升級
近年來,國家從完善法律法規到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一系列舉措彰顯了營造公平營商環境的決心。然而,隨著電商平臺的迅猛發展,也讓“直銷黑產”亂象乘虛而入。山寨假冒、惡意詆毀、刮碼銷售等行為持續擾亂市場秩序,既重創直銷企業品牌信譽,更直接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直銷行業對于打假問題的重視由來已久。過去,直銷行業的打假行動曾長期停留在“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的被動模式,而如今的企業實踐已形成全鏈條、多維度的主動防御體系。
今年,浙江臺州椒江警方破獲一起涉及多個省市的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國際知名品牌化妝品大案,涉案貨物按正品估值近8.27億元。其中,假冒的安利雅姿系列化妝品價值達1.6億元,占比高達19%。
長期以來,安利深受假冒偽劣產品侵害,為打擊“直銷黑產”亂象,其公開生產線的舉措,將產品從原料篩選到成品包裝的全流程暴露在公眾視野中,直觀展示了正品與假貨在生產標準上的天壤之別,也構建起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基石。配合與阿里“大數據打假聯盟”的技術協同,安利實現了從“事后追溯”到“源頭攔截”的轉變。
無限極的打假行動則構建“刑事打擊、行政處罰、民事維權”三位一體的治理體系。在源頭端,無限極配合公安機關,運用大數據工具,精準打擊跨區域制假網絡,追究主犯刑責,形成強力震懾。在流通端,無限極聯合市場監管部門,查封線下批發市場、零售點,重點打擊線上直播、微信團購等隱蔽渠道。在消費端,無限極推動售假違法犯罪團伙主動向消費者履行退賠貨款義務,并要求其在國家級權威報刊刊登消費提醒,以違法者的身份向消費者敲響消費安全警鐘。
這樣的多方協同模式,展現了無限極在治理能力上的顯著進步,也折射出直銷企業在參與社會治理中愈發成熟的擔當意識。
康婷與完美的實踐則凸顯了技術賦能的深度。今年,康婷先后兩次通過官方公眾號發布打假通告,以“零容忍”姿態宣告對侵權行為的強硬態度。而7月初推出的防偽查詢標識及系統升級舉措更具深意,通過四色防偽碼(顏色隨機)的全面更替,讓消費者能通過簡單掃碼操作快速甄別真偽。
完美公司在今年開啟了“清朗”行動,同樣呈現出“法律維權+技術創新”的特征。從5月嚴懲3家違規服務中心,到6月針對假貨肆虐情況發布專項公告,完美公司的整治行動覆蓋線上直播間、線下美容院等全渠道,形成了對假冒偽劣產品的全方位狙擊。尤其在技術防護層面,其采用的“局部核微孔技術”“印刷油墨局部脫落技術”等先進防偽手段,與康婷升級防偽查詢系統的思路形成共鳴。
這兩家企業將法律的剛性約束與技術的柔性防護相結合的模式,不僅為自身品牌筑起嚴密屏障,更通過降低消費者辨偽成本、強化全鏈條管控,推動直銷行業從分散維權向系統治理轉型。
從利益維護到生態共建,價值邏輯的根本轉變
通過這些直銷企業的打假實踐,可以看到直銷行業在規范發展道路上的鮮明轉向,這些趨勢既源于外部環境的推動,更來自行業自身的內生變革。
這種轉變首先離不開制度環境的持續優化。從上海跨行業《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到各地執法部門對制假售假行為的嚴厲打擊,國家正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強化政企協同等舉措,構建起對“直銷黑產”的全鏈條防控網絡。這種“零容忍”的治理姿態,不僅為企業打假提供了堅實保障,更在行業內樹立起“違法必嚴懲”的鮮明導向,讓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從理念變為現實。
在企業層面,打假行動已超越單純的權益維護,成為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載體。無限極推動售假者向消費者退賠,康婷簡化防偽查詢流程降低辨偽門檻,這些舉措背后是企業將消費者權益放在首位的理念升級。更深層的變化,在于直銷行業發展邏輯的重塑。過去部分企業依賴營銷模式吸引關注,如今則通過打假行動倒逼自身回歸產品本質。安利的生產線公開、完美的全渠道品控,本質上都是對產品品質的自我加壓。
與此同時,打假行動也成為維系行業生態平衡的關鍵紐帶。對直銷企業而言,品牌信譽是生存根基,而對經銷商而言,假貨的泛濫會直接沖擊合法經營的市場空間,而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實則為合規經銷商掃清了競爭障礙。讓企業與經銷商形成利益共同體,在維護各自權益的同時,共同推動著行業生態的健康循環。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