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進口保健品消費提示
在購買保健品時,那些標注了“原裝進口”“保稅倉發貨”等字眼的商品會讓你更放心選購嗎?近日,央視曝光假進口的保健品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據央視財經《財經調查》欄目報道,部分商家以“全球購”“保稅倉發貨”為噱頭,通過偽造進口手續、虛標成分等手段制售假冒進口保健食品。這些所謂的“原裝進口”產品,實際上是在國內生產、又專門在國內銷售的普通產品,通過品牌商和工廠的包裝以及一套非法流程,就搖身一變成為跨境保健品,以高額的價格進行銷售,從而坑騙消費者。
為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桂林市市場監管局近日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在購買進口保健品時需擦亮眼睛,謹防“陷阱”。
提示一:
認準合法進口身份,謹防“偽進口”陷阱
我國對進口保健食品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正規進口保健食品須同時具備:1.中文標簽標注批準文號(國食健注J+8位數字),可登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臺”核驗;2.外包裝載明原產國及境內代理商信息;3.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產品需符合《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要求。
因此,消費者在購買進口保健品時,首先要核實合法的進口身份,凡無中文標識、無法查詢批準文號或宣稱“個人直郵”的產品,均涉嫌違規。
提示二:
識破營銷“迷局”,理性甄別保健功能
如今,不少消費者選擇在網站或直播間購買進口保健品,而一些商家利用“保稅倉直發”“海外原裝”等概念誤導消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暗示疾病治療功能。凡宣稱“根治慢性病”“提高免疫力”等超出注冊功能的宣傳,均屬違法。
因此,建議消費者通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數據庫核查產品注冊信息,避免輕信社交媒體“代購攻略”。
提示三:
選擇正規購買渠道,留存消費憑證
消費者在購買進口保健品時,優先選擇具備跨境電商經營資質的平臺、實體藥店及專柜購買??缇迟彯a品應通過“網購保稅進口”或“直郵”等合規模式入境,拒絕“線下自提”等高風險交易。
另外,付款時務必索要發票、電子訂單截圖等憑證,注意核對商品名稱與報關單信息是否一致。
提示四:
警惕異常低價,防范成分造假
一些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打起“低價牌”,并通過虛標成分(如夸大褪黑素含量)、套用低質原料降低成本等概念自圓其說。實際上其商品涉嫌假冒。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前對比同類產品市場價格,對明顯低于行業均價的商品謹慎購買??蓲呙璁a品二維碼驗證溯源信息,發現虛假標注立即撥打12315投訴。
此外,桂林市市場監管局還提醒廣大消費者:保健食品屬于特殊食品,需嚴格遵循“適宜人群、用法用量”要求,切勿用來替代藥品。希望消費者、商家與監管部門一起攜手,共同維護市場秩序,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來源: 桂林日報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