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監總局食品經營司發函全面排查違法“不老藥”:NMN不能作為食品進行生產和經營
近日,中新觀察獲得一份由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印發的《關于排查違法經營“不老藥”的函》,文件落款日期為2021年1月13日。據該文件指出,目前NMN(全稱:煙酰胺單核苷酸)在我國未獲得藥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和新食品原料許可,即在我國境內,NMN不能作為食品進行生產和經營。
去年12月15日,中新觀察發布《NMN被指收割“智商稅”?某直銷企業宣傳功效遭質疑》一文中就提到NMN市場火爆的原因以及目前我國對于NMN市場監管的缺失等情況。同時,也存在部分直銷企業盲目借NMN的熱度以及概念炒作市場。
但據統計,2020年,NMN產品僅在618活動期間,成交金額便超過了22億,較去年成交金額增長129.52%。中新觀察還注意到,NMN產品的品牌絕大多數來自美國,另有部分產品為日本、澳大利亞的品牌,產品規格為60粒或70粒,均價為700元至兩萬余元不等。此外,有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53億,十四五期間還將增長至3億。據中信證券2020年7月行業報告中預測,這一物質預計對應304億元市場空間,未來或達到千億空間。
“事實上,‘抗衰老’概念本身就是在生命健康板塊里,特別在疫情背景下,消費者健康意識普遍增加,資本市場給予它的背書,是非常正常的,典型的符合資本市場的正常特點。”相關人士透露:“但是如今魚目混珠的NMN產品充斥市場,所以NMN的質量無法保證,安全隱患極大。一方面是過高的期待,一方面是混亂的市場,質疑聲在所難免。”
在我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相關規定,NMN產品在其廣告中運用“抗衰老”、“調節血糖、血壓”等詞語涉嫌夸大效果;保健食品廣告應當顯著標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字樣。界面新聞記者查詢發現,絕大多數NMN產品的廣告都違反了上述兩點。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市面上的NMN能否得到中國保健食品的批準與認可仍是未知數。但據相關業內人士認為,盡管目前階段,NMN產品并未經過大量人群的臨床試驗,但在我國生產企業中并不是沒有生產的可能,因為國內的保健食品、藥品獲批上市的要求就是必須經過臨床試驗,只要符合要求,NMN或許在我國有更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