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行業發展步入黃金10年 逾千億元市場亟待規范
2010年—2013年中國保健品行業銷售收入 (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中國產業信息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我國保健品市場的年銷售額已突破1000億元大關,國產保健品的銷售也已超過600億元關口。在繁榮背后,行業亂象不斷——由于準入門檻較低,許多企業紛紛涌入,但具備長遠目光進行潛心研發的企業又很少。同時,受資源限制,一些小企業無開發能力,受利益驅使便不得不花大功夫在包裝或宣傳上面,以吸引消費者眼球。
為撥亂反正,記者注意到,國內各省市保健品配送商及代理商自發組織而成的中國保健品采購聯盟將于明年1月起正式運作,總部設在廣州。而關注行業發展的中國國際大健康產業文化節將于下月12日在廣州琶洲舉行。
■新快報記者 龐倩影 實習生 楊文裕
保健品市場良莠不齊
近兩年來,隨著國家對保健品市場監管力度的逐步增大,行業競爭也開始逐步進入良性發展。未來10年,專家認為是保健品行業發展的黃金10年。
目前,經衛生部批準的保健食品有10000多個。其中國產保健食品已超過90%,全國獲得GMP認證的企業超過3000家,行業增速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全國從事保健品生產、銷售、服務的人員已達600多萬人。
隨著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消費需求以及大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從而使得眾多經銷商在挑選產品及采購產品時眼花繚亂,有的直接以利潤作為經營導向和采購產品的重要因素,從而忽視了質量關的把控,使得很多消費者在終端銷售環節購買到低劣、仿冒、假冒、不規范產品。
2013年,全國食品類投訴42973件,其中保健類商品4521件,占食品類投訴的10.5%,從而給普通消費者以錯覺:國產的質量差,導致進口保健品的銷量在中國長盛不衰。對此,聯盟會長河南平鑫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蘇相表示,隨著中國保健品采購聯盟的成立,“將從源頭上控制質量,為眾多經銷商提供產品采購環節的廠方資質審查、產品本質的審核、消費需求的分析、市場資訊的收集、樣板市場的打造與復制、扶持各經銷商會員隨勢做強,做大;讓老百姓買到貨真價實,物超所值的優質產品。”
打通產業鏈上下游
如今社會上成立的各種產業聯盟并不少見,此番中國保健品采購聯盟成立的意義何在?據了解,聯盟把全國各省市縣分散經營的代理商、經銷商、分銷商或中小連鎖聯合起來,以產品為紐帶,整合優勢資源,為生產廠商節約人力資本費用以及品牌運營費用,為聯盟成員降低經營風險;堅持“集中采購、分散銷售、交流分享、共同發展”的宗旨,從而發揮群狼效應,搭建資源共享平臺,以聯盟對抗規模,以聯盟對接上游,以聯盟服務顧客,充分整合產業鏈資源,實現聯盟成員效益最大化。
據蘇相介紹,聯盟成立后將主要從以下二方面開展工作:其一,聯盟成立后,可以讓生產廠家全心全意負責抓好生產環節的質量把控,聯盟會員負責品牌運營,真正實現供銷雙贏的局面,從而讓廣大消費者能夠在終端環節買到放心產品,買到廉價產品,買到優質產品;其二,聯盟的成立改變了原先經銷商采購商品咨詢量少和品種單一的局面,將極大豐富聯盟會員的采購品種和提升采購質量,同時還可以使聯盟會員提高市場的敏銳度和可控性,避免走進采購誤區和采購陷阱而造成投資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