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不老藥”的NMN,“真產品”OR“真營銷”?
關注保健品市場的人不難發現,NMN目前已經成為了養生圈的一個熱詞。產品主打賣點“不老藥”顯然也已成為其代言詞。
NMN(市場上常見名稱——NMN9000)是一款主打抗老功效的保健品,且不少實驗證明該產品抗衰老效果顯著,以至于其較高的產品售價并沒有阻止其成為養生圈的“網紅”。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1Q1中國保健品及NMN市場研究報告》指出:保健品向必選消費品轉變,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2708億元。而2020年中國NMN成分保健品市場規模達51.06億元,同比增長34.87%,預計到2023年將會以近70.25%的增速攀升至270.13億元,行業發展速度較快。
發展如此迅猛的NMN,實際上來頭也不小,那它究竟是“貨真價實”還是商家的“營銷噱頭”,我們來一探究竟。
上世紀發現的NAD+
搖身一變“不老藥”NMN
據了解,NMN產品中起關鍵作用的成分是NAD+。根據目前搜索得到的文獻資料也表明NMN的主要功效作用是增加NAD+含量。
而NAD+的來頭可不小,最早可最追溯到上個世紀。
1904年,科學家亞瑟·哈登爵士發現了NAD+的存在,并因此獲得了192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之后圍繞NAD+的研究又誕生了5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們證實了NAD+在人體衰老和疾病的調控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盡管NAD+早在上世紀就已經被發現,但被實際應用起來也不過短短幾年時間。
數年前,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一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曾研究發現,相當于人類年齡70歲的小鼠服用NMN一周后回到20歲的狀態,且壽命延長20%,并將該研究成果發表于《Cell》上。至此,NMN產品的長壽概念開始傳開。
2018年,在《科學》《自然》等權威學術期刊中還出現了上百篇有關研究NMN作用機理的論文。
2020年2月,由哈佛大學與新南威爾士大學所組成的聯合團隊進行一次關于NMN科研試驗,證明了NMN能夠有效逆轉卵母細胞的衰老,給挽回女性生殖衰老期間的生育能力帶來了全新的研究方向。
日前,在廣州體育大學進行的NMN相關人體臨床試驗結果正式出爐,再次驗證了NMN在提升機體能力方面的有效性。
隨著“抗衰老”概念的推出和資本、市場的熱捧,越來越多的體外研究也在證明NMN可提升體內NAD+水平,改善與衰老相關的指標,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體臨床研究證實NMN對人體的無害性及功能性;加之一些知名企業家帶貨投資的名人效應,號稱“不老藥”的NMN產品備受炒作,成為保健品市場新寵兒。
市場寵兒,售價成迷
近兩年,號稱“不老藥”的NMN成為保健品市場的新寵兒,畢竟2020年該產品在中國的市場規模51.06億元不是吹的。其相關宣傳語中甚至出現“撥慢生命時鐘”“不老不是夢”“延年益壽”“返老還童”等詞,產品也主要宣傳“抗衰逆齡修復DNA、預防老年癡呆”等作用。
產品賣得好,營銷少不了。
媒體的爭相報道讓NMN的熱度急速攀升,A股市場出現相關概念股全面爆發的情況,甚至連續五個交易日觸及漲停板,中信證券、長城證券等公司陸續公開行業分析報告稱,在以瑞維拓為代表的NMN領先技術的市場主導下,該行業有望達到千億規模。與此同時,一眾保健品廠商也在扎堆登場,一場令人瞠目的“不老藥”商戰大戲隨之曝光。
然而,就是這樣一款市場寵兒,市場售價卻是個謎。
以京東平臺為例,NMN關鍵詞下有超5600種商品,含有NMN成分保健品的價格均價在千元左右,最貴的2款美國、日本進口產品則可以賣到5萬元一瓶,一些維生素產品都要打上“非NMN”產品來提升自己的曝光率。
據統計,2020年雙十一期間,NMN系列產品銷售躋身天貓國際進口營養品賽道TOP5,僅次于口服美容纖體類產品。
但即便一瓶售價動輒上萬,也讓很多消費者趨之若鶩,銷售場面一度異常火爆。
目前,市面上的“不老藥”售價通常在900元至3000元不等。多位藥學專業人士透露,目前國內化工企業已經可用極低產品生產NMN原料。業內人士介紹,作為一種容易獲得的化工原料,NMN的提純成本也并不高,企業的主要成本是營銷、宣傳費用。
新華社記者在幾大采購批發平臺查詢其核心原料價格發現,NMN比較便宜的采購價位每公斤是1000元左右。如按某NMN產品標注的含量計算,一瓶60粒的NMN產品成本僅約10元,若將其他輔助原料計算在內,一瓶“不老藥”的原料成本也就幾十元。可謂是“成本幾十,售價幾千”。
更有網店客服介紹,其網店在售的一款NMN產品(每瓶70粒,售價2980元)一個療程至少需要服用3瓶,共需花費8940元。
但真正可怕的是以上這些都不算什么,有部分“不老藥”企業的主營業務竟是飼料添加劑。通過大量收購或參股海外保健品公司,從而實現從飼料行業到“不老仙丹”概念股的轉身。
另有一些相關產品聲稱可降低患癌風險,并且在這些NMN產品的評論區里“好評如潮”,令人難免懷疑其真實性。
資本入場,膳食補充劑充當保健品?
由于抗衰老功效的膳食添加劑相關監管法規較少,且試驗證明門檻低,因此投資商們正在投入上百億美元進入該領域。
在美國食品藥監局(FDA)的監管體系中,NAD補充劑屬于膳食補充劑,作為“食品”監管,不屬于“藥品”,上市不需要通過FDA批準,也不要求進行與藥物相同的安全性或功效測試。
按照FDA的規定,膳食添加劑產品上市后,FDA會監控市場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報告,以及關注是否有相關產品不良影響的研究。一旦產品危害到公眾健康,FDA可以禁止該類產品繼續生產出售。
而針對NAD補充劑類產品,FDA官網尚未發布任何對其安全性的警告,但研究所的發現或將對這類產品的安全性蒙上陰影。因此提醒,當前熱門的NAD補充劑應用,應慎重考慮其潛在的致癌副作用,一邊更精準地使用。
以上是部分美國藥監局的說辭,在我國,NMN產品并未獲得藥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和新食品原料許可。
“盡管在動物實驗中有一定效果,但NMN是否對人體有效并經過臨床試驗認證?美國食藥監只批了NMN可作為膳食補充劑,在國內NMN并未得到相關認證。”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歷曙光說。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丁勝也認為,若盲目服用所謂的不老藥代替藥品,可能延誤治療,造成健康風險。
而NMN之所以能在國內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可以說是打了擦邊球。
NMN能在國內銷售的很大一個原因是其成分作為維生素B族的衍生物被列入了《關于公布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的公告》的“正面清單”,從而間接為NMN入境銷售提供了可能。
禁不住的NMN,前路何在?
2021年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引發關于排查違法經營“不老藥”的函,明確針對不老藥市場開啟全面排查。
新華社記者注意到,市場監管總局函件一出,不少電商品牌都在“撇清關系”,紛紛證明自己是“海外”旗艦店,或者明確成為“跨境購”產品。
本文上述有提過,NMN產品在我國并未獲得藥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和新食品原料許可,因此不能作為食品進行生產和經營。為此,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出對相關食品經營者進行全面排查,發現存在違法行為,及時核實并予以查處。
但在近期,不少媒體經調查發現市面上仍存有“不老藥”NMN產品,該類產品繞過監管,以進口膳食補充劑等旗號在網上公開售賣。
盡管在國內NMN產品并不具備“合法身份”,但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不少企業通過國內生產國外“鍍金”出口轉內銷的方法,冠以“海外品牌”皇而堂之在國內電商平臺售賣,一躍成為保健市場新貴,甚至以一己之力撐起整個保健品行業的大半“流量”。
如同很多偽科學產品一樣,NMN類“不老藥”充斥著“科研成果”的背書,實際效果卻沒有強有力的官方證明來說服市場,難以讓消費者信服。
泡沫越吹越大,在消費社會躁動的羊群效應下,一種新的“迷信”就此形成。
此外,針對NMN的銷售是否涉嫌虛假宣傳,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胡琴指出,若涉及“治療效果”“代替藥品”等宣傳詞就涉嫌虛假宣傳。而目前監管部門認可的保健食品功能除增強免疫力、抗氧化、改善睡眠等27種,其余的均涉嫌虛假宣傳。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目前中國市場上已經對NMN產品的過度宣傳進行了整改,為消費者營造了一個理性消費的市場環境,短期可能會影響到消費者的消費欲望,長遠來說卻有利于NMN產品的國內的發展。
但在國內不具備合法身份的NMN產品收到消費者熱捧且價格不菲,確實給消費市場埋下了巨大的安全和經濟隱患,如何將其清理出市場成了一道必答題。
專業防線不能破
關于食品、藥品、保健品,我們該有一套專業主義的防線。生老病死是誰也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保持一顆平常心,拋棄所謂的“長生不老”幻想,理性養生才是王道。
要想解決NMN保健品市場亂象這一問題,要從政策完善、平臺監管、消費者教育等多方面入手。首要的一點在于理順機制,統一不同政策文件的細則,針對NMN這種“出口轉內銷”的假“海外品牌”要有針對性的管理標準;同時電商平臺也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切實保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專家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保健品前,要學會科學辨別和選擇。可打通消費者科學查驗保健食品等產品真偽的官方渠道、國內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查詢產品批準文號、相關權威部門進一步查證等,為消費者理性消費提供可靠依據”。
但是,對于NMN產品也不能“一棒子打死”。目前NMN已被眾多科研實驗證實了其在延緩衰老方面與人體健康層面具有明顯效果,并且仍有更多的臨床試驗正在開展之中,相信隨著越來越多試驗結果的公布,NMN將會獲得更多“健康長壽”期盼者們的認可。
人類有一天會知道如何逆轉衰老過程嗎?我們所有人都能從這種進步中真正受益嗎?未來結果如何,我們暫不得而知,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項研究標志著人類對“永生”二字的迷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