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遇冷的NMN,迎來化妝品新團標
近年來,NMN(煙酰胺單核苷酸)這一概念在健康領域掀起了一陣熱潮,被稱為“不老藥”。然而,其在國內的發展卻并非一帆風順,頻頻遇冷。近期,NMN又再次被傳禁售,前景再次蒙上一層陰影。
網傳海關總署禁售NMN產品
NMN雖然是近年來保健品行業的“新貴”,但在我國并未獲得藥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和新食品原料許可。
2021年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排查違法經營“不老藥”的函》,其中明確指出,目前NMN在中國未獲得藥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和新食品原料許可,NMN不能作為食品進行生產和經營,并對相關經營者進行了全面排查。此函件一出,讓彼時火熱的NMN賽道迅速降溫。
2023年1月,國家衛健委正式受理NMN作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的申請。但在2023年5月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包括NMN在內的21款申報食品添加劑新品種不予行政許可的通知。
不過,未獲得藥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和新食品原料許可,并不意味國內無法購買NMN產品。NMN作為維生素B族的衍生物被列入了《關于公布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的公告》”,允許其通過企業對消費者(B2C)的銷售形式,即跨境購。基于此,在各大電商平臺上都可以找到NMN類產品,這些產品主要產自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澳大利亞、瑞士等國家和地區。
但現在的情況是,跨境購的途徑也進一步得到控制。4月17日,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曾發布關于跨境電商渠道購買含NMN成分食品的風險提示。內容顯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相關商品符合原產地標準或技術規范要求,但可能與我國標準或有關要求存在差異。海關關注到一些含NMN成分食品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進口。海關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含NMN成分產品時,請認真、仔細閱讀電商網站上風險告知書內容,關注原產地信息,結合自身風險承擔能力做出是否購買判斷。
今年6·18大促前夕,網傳多個電商平臺收到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政策通知,自6月1日起,NMN不得再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在國內銷售。雖然海關總署官網上找不到與此事有關的通知或者公告,但有媒體在求證時,有商家表示“現在禁售狀態”。有相關企業負責人表示,盡管目前海關總署還沒有正式發文,但已經將NMN劃入了“紅線禁區”,除非海關總署發文支持這一產品線,否則估計2024年內都沒有辦法恢復正常的進口。
出路何方?
不僅在國內,國際上對NMN產品的監管也在不斷加強。2023年3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在公開信件中明確表示,NMN不再被視為合法銷售的膳食補充劑,而是被視為一種需要FDA批準的藥物或藥物成分。受此影響,亞馬遜平臺當時也下架了相關NMN產品。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2021年至2023年間,包括中國企業音芙醫藥在內的多家歐盟企業都曾申請將NMN批準為新型食品,但至今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評審結論仍未公布。這些監管動態表明,NMN在食品領域的應用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不確定性。
盡管NMN在藥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以及新食品原料領域受到禁用,但在我國已經通過了化妝品新原料備案。據統計,自2021年化妝品新原料備案政策實施以來,NMN以其10次的備案記錄,成為了備案次數最多的新原料。就使用目的而言,NMN在化妝品中主要扮演著皮膚保護劑、保濕劑、抗氧化劑以及抗皺劑的角色,其功效應用集中體現在保濕、抗氧化和抗皺等方面。
6月26日,由中國檢驗檢測學會立項,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研究的《化妝品中β-煙酰胺單核苷酸(NMN)含量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對NMN在化妝品領域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相關人士普遍認為,NMN作為一種新原料,在化妝品領域的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其在皮膚上的作用途徑及潛在的安全性仍需更多的研究和驗證,以確保其符合相關的安全標準。”
NMN的廣泛應用需要更深入研究
盡管NMN目前在國內頻頻遇冷,但就此斷言其徹底涼涼或許還為時尚早。一方面,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對于NMN的研究有望進一步深入和完善。新的研究成果可能會為NMN正名,揭示其更確切的作用和價值。另一方面,市場的自我調節機制也在發揮作用。隨著監管的加強和行業的規范,那些違規操作的企業將被淘汰出局,留下真正致力于研發和生產高質量NMN產品的企業。
消費者對健康和抗衰老的需求始終存在,只要NMN能夠在科學研究和監管規范的基礎上,以可靠的品質和合理的價格進入市場,仍有可能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青睞。
但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相關企業和機構加大科研投入,深入探索NMN的功效和安全性,獲取更多科學證據,以支持其在市場上的合法合規推廣。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