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給自己看病?中山一女子吃保健品進了ICU
保健品服用規范
直銷中國周刊整理
責編 | CC
近日,中山一名35歲的女子王女士(化名)吃了保健品后出現咯血的癥狀,于是趕緊前往中山市博愛醫院就診,被收入ICU治療。究竟怎么回事呢?
據了解,王女士一個月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全身瘀斑,并伴有頭暈、乏力,還出現了月經量增多,咽痛,聲音嘶啞,咯血的癥狀。ICU的醫生第一眼見到王女士,發現她口唇、甲床都是蒼白的,這是醫學上說的是重度貧血貌,而且全身多處都見有瘀斑,咳嗽痰中都是帶有血的。王女士很虛弱,心理也很焦慮、擔心,ICU譚家余主任多次安慰她,與她聊天,這下才聊出了病因。
原來,王女士已經反復頭痛一年了,她就在網上查癥狀,覺得自己很符合腦梗或中風的診斷,于是去藥店自行買了一些治療頭痛的藥來吃。不久,又想起朋友跟她介紹過某個國外的保健品可以改善她的癥狀,她又特托人買了一堆保健品回家。吃了一段時間后頭痛癥狀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出現咯血。這下她才慌了,趕緊到醫院就診。
進到ICU,醫生立即予完善相關檢查,請相關科室會診。為糾正患者貧血與低血小板狀態,給患者緊急輸紅細胞與預約血小板,做了骨髓穿刺術明確病因,經對癥處理及積極治療,兩天后病情穩定轉出了ICU。
無獨有偶,按理說,生病了就要趕緊治療,但是奇怪的是,湘潭57歲的付阿姨,前陣子被診斷出患了腸癌,這可不是小病,但是付阿姨,竟然還忘不了自己的保健品,硬要帶著保健品來住院,為這事啊,她和兒子袁先生,都快吵起來了,到底是什么保健品,讓付阿姨這么癡迷呢?
都躺在病床上了,付阿姨還是心心念念自己買的保健品,在她的眼里啊,這都是治病強身的“寶貝”。
因為兒子在長沙上班,付阿姨獨居在老家湘潭,經不住一些銷售人員的熱情推銷,付阿姨每年在保健品上的開銷都是上萬元。兒子怎么勸都勸不住。
更讓袁先生揪心的是,因為癡迷保健品,耽誤了媽媽腸癌的最佳治療時期。
其實付阿姨兩年前就出現了腹痛等癥狀,但是付阿姨沒有重視,覺得吃吃保健品就能治病,結果拖了兩年,實在忍不住才來檢查,動完手術后,付阿姨也是后悔不已。
近幾年病人自行診斷,自行買藥吃出問題的報道屢見不鮮。在此,醫生提醒市民,要相信科學,相信醫學,當身體有問題時要及時就醫,切莫自行診斷,自行下藥。保健品和藥品絕不能劃等號,這兩者無論是在審批還是在用途上都有本質區別,如果生病,趕緊去正規醫院接受治療,這病情,拖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