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逐鹿:社區團購成生鮮電商新戰場
隨著本地生活相關業務的需求爆發,包括美團、京東在內的互聯網巨頭紛紛加緊布局,而生鮮電商便是其中的重點之一,社區團購則成為了布局生鮮電商的主要途徑。
生鮮電商的競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美團CEO王興在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對美團而言,生鮮零售業務一直以來都具有戰略重要性的新業務領域。目前,中國生鮮零售的線上化率低,市場潛力巨大。生鮮零售線上化不僅提高了商家運營效率,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購物體驗。“我們非常有決心贏得這個市場。”
自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隨著本地生活相關業務的需求爆發,包括美團、京東在內的互聯網巨頭紛紛加緊布局,而生鮮電商便是其中的重點之一,社區團購則成為了布局生鮮電商的主要途徑。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社區團購的擂臺上,騰訊、阿里、美團等互聯網巨頭們已經悉數登場。一場關于生鮮電商的群雄大戲即將開始。
01
巨頭進駐
“限時秒殺~雙色水果玉米2根2.6元,國產紅提5.99元,茭白4.5元,雞翅根7.9元。”9月11日早上8點,固定的促銷文案和照片定時出現在每日優鮮的社區團購促銷群中。這段時間,從晚餐推薦、教師節重磅好禮到優鮮早市,推送促銷文案的同時再甩一個每日優鮮的小程序鏈接,不少用戶也將自己買到的產品曬在群里,希望吸引更多的銷量。
小王是在每日優鮮地推人員的推薦下,下載了每日優鮮APP,并被拉入微信群里的。“他們說有優惠都會甩在群里,所以我就加進去了。疫情期間不少零散的肉類批發商或者蔬菜批發商根據自己的送貨情況建群,所以現在為了買菜而加群這個事情,對我來說已經是平常的了。”小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因為加班比較晚,小王是網上買菜的重度用戶,也就是社區團購的“目標用戶”。除了每日優鮮以外,小王還在使用盒馬生鮮、美團、叮咚買菜等APP。“主要是看促銷,哪個便宜就買哪個。”
今年隨著疫情的發酵,通過“線上+到家”服務的社區電商業務出現了爆發式增長。社區電商為市民的日常購物提供了便利,吸引了各路資本的關注和追捧。
近日,美團優選宣布推出“千城計劃”,旨在年底前實現全國覆蓋,并逐步下沉至縣級市場。
與此前低調試水的新業務不同,美團于7月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正式進入社區團購賽道,不到兩個月,美團優選已經在濟南、武漢、廣州、佛山四地上線。據悉,美團優選在武漢上線一周時間,日銷售量已突破5萬件。
公開資料顯示,美團優選由美團高級副總裁、S-team成員陳亮親自帶隊。此前,陳亮曾帶領酒旅業務實現突破。在美團“老人帶新業務”的慣例下,陳亮轉換至生鮮零售賽道,于去年推出自營模式的美團買菜業務。根據美團Q2財報數據,美團買菜取得了近4倍的收入增長,發展迅速。
據了解,美團優選重點針對下沉市場,采取“預購+自提”的模式,通過賦能社區便利店,為社區家庭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的生鮮商品和日常生活必需品。美團優選也成為美團“Food+Platform”的戰略聚焦下,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又一次新的場景探索。
02
“地頭蛇”或還有機會
本來是同程、十薈團、食享會三家的爭斗,但隨著美團等巨頭的進入,加上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的攪局,市場格局已經變得撲朔迷離。
社區拼團被普遍看好是因為明確的營利模式。
山東青島當地的一位不愿具名的社區團購電商運營人員向記者表示,社區電商銷售農產品,交付成本較高,從農田運到社區,然后分揀、交給客戶,這中間都產生各種成本。尤其冷鏈運輸成本高,例如售價32.9元一斤的陽光玫瑰葡萄,運輸成本就要占其總成本的8%~9%。
IDG調研認為,這是目前唯一在生鮮電商領域能做到比線下門店定價更低同時還能盈利的模式。與分單配送相比,一天一次把同小區客戶的訂單一起配送的社區拼團,可節省大量配送成本。此外,按預售訂單次日定量運輸,更能降低損耗、減少庫存和逆向物流費用。對生鮮產品來說,運輸和時間帶來的損耗是不可忽視的一大成本。
公開資料顯示,社區團購,從早期的類微商模式,到如今已變遷為大力發展“寶媽”(社區團購圈內對社區意見領袖的稱呼)或者社區門店店主擔任線上社群團長。
記者走訪北京回龍觀、立水橋等社區了解到,團長的收入來自平臺商品交易的傭金,傭金比例大多在10%左右,但不同團長的收入差別懸殊,從每月1500元到1萬元不等。
互聯網分析師于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長遠來看,隨著巨頭的進入,社區團購將走向規模化,小玩家或許能占據部分區域市場,但是巨頭將在一二三線城市有更大的發言權。“社區團購剛開始時,還是以團長形式存在,在疫情期間和各小區物業建立良好的關系,從而幫助社區團購真正進入一個個小區。而巨頭一旦挺進二三線城市,雖然在與物業一起合作時議價能力更高,但是‘地頭蛇’(即本地生鮮電商)的關系網仍有較強的防御力和競爭力。”
不過于斌表示,目前生鮮電商的產品同質化嚴重,讓行業競爭力更多停留在價格戰上。現階段很多社區團購群都是基于與消費者之間的信賴而建立起來的,一旦未來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存疑,打破了相互之間的信任,這將不僅是對某一位社區團購經營者的打擊,更可能會引起大家對整個行業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