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合信息旗下啟信寶發布《2021全國化妝品產業區域研究報告》(下文簡稱“報告”),通過大數據洞悉中國化妝品產業發展現狀。報告顯示,近10年,我國化妝品企業新增數量逐年增加。2020年新增企業數量超過2.5萬家,新增增速達到70%,市場規模上,2020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達到3400億元,2021年1-11月市場規模達3678億元,增速達15.3%。但本土化妝品品牌營收明顯低于國際品牌,
近日,北京朝陽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并宣判了一起因比特幣“挖礦”遲遲未見收益而引發的服務合同糾紛,法院一審認定合同無效,判決駁回原告要求支付巨額比特幣收益的訴訟請求。 業內專家表示,比特幣投機行為衍生出大量跟風“挖礦”的行為,對電力資源造成了巨量浪費,不符合我國“雙碳”目標要求。此外,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不是法定貨幣,也沒有實際的價值支撐,相關交易純屬投機炒作,要增強風險意識,公眾應保護好自己的“錢袋
2021年,化妝品行業從渠道驅動到產品、品牌驅動,功效護膚品、彩妝賽道增速較快,功效、IP成目前化妝品突圍必選項。傳統的流量渠道增速放緩,以抖音、快手、小紅書為代表的社交媒體電商平臺成為化妝品行業流量新機會點。化妝品行業政策推動產業趨向高質量方向發展,功效性賽道備受資本青睞,行業需求拐點顯現,從保證產品安全轉變為有效。 小編認為,2022年功效護膚賽道將持續增長,尤其是受益于化妝品新規、高增
自疫情爆發后,健康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焦點,國民的健康意識進一步提高,健康的消費領域也不斷拓展。產品向多元化轉型已成為直銷行業的發展趨勢:設計“宅家”保養需求產品、加速引進和研發新品、強化免疫力品類、推廣保健器材等等。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梳理下2021年直銷行業的最新產品動態以及其呈現出來的方向趨勢,以供大家參考。 01潮流趨勢一:化妝品產品趨向“成分主義”和“功效為王” “成分主義”和“功
12月22日,中央網信辦召開全國網信系統視頻會議,部署開展“清朗·打擊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專項行動。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央網信辦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網站平臺代表在主會場參會,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網信辦負責同志在分會場參會。會議指出,當前,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問題相互勾連、互為策應,損害網民合法權益,擾亂網絡輿論環境,破壞公平競爭
寧夏自治區“保健品”行業聯合清理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寧夏自治區市場監管廳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切實把整治工作與全域創建“食品藥品安全區”相結合,組織全區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健全工作機制,加大執法力度,嚴查違法案件,推進整治專項行動有效落實。……
因售賣的保健食品中含有非法添加物質“西地那非、他達拉非”,蓮都區某保健品商行店主魏某被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龍泉市某孢子粉經營部以免費旅游為噱頭,通過集中講課的形式對商品的性能、功能作虛假的商業宣傳,被處罰款人民幣23萬元;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微信群銷售有毒有害的“三無”保健食品,所涉產品受眾范圍廣,社會危害性極大,被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日前,我市市場監管部門公布了2021年麗水市保健食
2021年11月,多地發布了化妝品抽檢通告。廣東省抽檢459批次化妝品,不合格樣品5批次;云南省抽檢100批次化妝品,不合格樣品1批次;福建省專項檢查共檢查30家兒童化妝品生產企業,其中1家生產企業已停產,1家生產企業涉嫌未按備案的配方組織生產,其余28家生產企業存在的問題已責令限期整改;江西省抽檢化妝品,不合格樣品9批次;寧夏回族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對5家化妝品生產企業實施監督檢查。 1.
日前,邯鄲市市場監管局印發《2020年邯鄲市承擔國家和省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全市2020年承擔國家級、省局化妝品抽檢任務為111批次。 《方案》明確,為加強化妝品風險監測,全面掌握化妝品質量安全狀況,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凈化全市化妝品市場,進一步加大化妝品抽檢工作力度,2020年全市化妝品監督抽檢計劃為111批次,其中承擔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任務47批次,進口4
為全面貫徹落實《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以及《電子商務法》《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規章規定,切實加強網絡銷售化妝品監督管理,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鄭州市市場監管局印發《化妝品“線上凈網線下清源”專項行動暨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自2021年12月起至2022年10月,對化妝品網絡經營行為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整治重點:一是清理整治未經注冊或者備案的化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