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17年的“茯苓密碼”:原料供應商與無限極的雙贏之道
"為了保證質量,茯苓要削兩次皮?"
"一窖松木只培育一個茯苓,還不能打任何農藥?"
在這個追求效率的時代,品質似乎成了奢侈的堅守,當一家企業對原材料的品質要求極致,始終堅守“100-1=0”的價值觀和質量理念,當一個種植戶用行動詮釋務實的成果,我們就能看見不一樣的答案——安徽金寨喬康藥業與無限極的合作,成就了一段品質共贏的佳話。今天,我們對話安徽金寨喬康藥業創始人江慶伍,共同見證這段跨越17年的品質故事。
務實與誠信
叩開合作之門
我從小在安徽金寨縣長大,跟著父輩學習茯苓種植的手藝。那時候雖然家家戶戶都種茯苓,但好產品卻賣不上好價錢。1992年,我從家鄉輟學去上海打工,我開始在公用電話亭里翻看黃頁,一個個詢問他們是否需要茯苓,就這樣,我開始了最原始的“電話推銷”,踏上了我的創業之路。
多年后一次偶然的機會,無限極到金寨考察,我帶他們參觀了種植基地。考察后聊天發現,無限極之所以沒選另一家種植企業的原因——那家種植企業在稻田旁插了塊牌子就當作是自己的種植基地,可第二天牌子就消失了,這樣誠信存疑的企業很快就被他們篩出去了。而來到我們基地時,田埂上菌棒放得整整齊齊,第二年的菌棚正在搭建,菌柴也在有序制作中,符合無限極正想找的誠信又實干的供貨商條件,這才有了我們去廣州面談的機會。看到無限極這樣的大企業對質量的嚴格要求,我意識到必須在源頭把控品質,我們在金寨買地建廠,順利承接了無限極的訂單業務。
從不理解到雙豐收
茯苓種植的蛻變之路
無限極對道地藥材的執著追求,在與我們合作茯苓種植時感受很深刻。茯苓是我們安徽的道地藥材,而我們所處的大別山的松木,正是茯苓唯一的原材料,獨特的麻沙土更是為茯苓生長量身定制的"溫床",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這里產出的茯苓品質都非常好。
但無限極對質量的要求遠超我的想象。為滿足他們的高標準,我們大刀闊斧改進種植方法,一窖松木只培育一個茯苓,還不能打任何農藥,這樣一來,所有養分都得以集中供養,培育出來茯苓不僅個頭大,質地也比較堅實。
在茯苓的削皮環節,無限極同樣要求嚴苛,他們提出茯苓必須削兩次皮,第一次削皮后,還要再深入削第二層。對于這樣的高要求,最開始我們都充滿不解,因為每一塊茯苓都是辛苦種植出來的,但我們按照這個要求來做后,茯苓不管是賣相還是內在質量,都明顯提升了很多。在無限極的高標準推動下,我們將雙層削皮法推廣到整個種植基地,真正實現了質量與效益的雙豐收,曾經的質疑化作實踐真知,也讓我們明白:嚴苛的標準,往往是通往卓越的必經之路。
與無限極合作這么多年,我們始終恪守無限極"100-1=0"的質量理念。過去,我們用真誠促成了雙方的深入合作。未來,我們將嚴守食用菌種植和加工的高質量,與無限極共筑信任基礎,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