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刺開門紅 | 同仁堂科技公司田間車間“趕春忙”
當安宮牛黃丸在智能化產線上如珠落玉盤,當京制牛黃解毒片被精確灌裝,當阿膠塊在晾膠床沉淀養分……2025一開年,同仁堂科技公司生產線上便是一派繁忙圖景,恰似融合傳統智慧與現代科技的一劑“醒春妙方”。
1 中藥材供應 必須要搶跑
早春二月,大地在慢慢醒來。
吉林、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浙江,在同仁堂科技公司這條綿延數千公里的中藥材種植帶上,萌發著勃勃生機。“作為制藥源頭,種植公司工作必須跑在時間前面。”同仁堂科技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擁有規范化種植基地8萬余畝,涉及品種近百個。
開年以來,各種植公司梳理交貨藥材品種,統籌產新、收儲、加工以及質量提升關鍵工作。安徽公司是牡丹皮、白術、白芍、麥冬、澤瀉、川芎等道地藥材產區,且臨近亳州、銅陵、四川三大藥材產地,公司搶抓市場機遇,加快品種繳庫進度,加快揀選備貨,為中成藥生產備足“糧食”。
“充足供應的前提必須質量過硬。”同仁堂科技公司質量負責人表示,各種植公司堅持“零缺陷質量管理”,確保藥材品質與安全,品種負責人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全流程跟蹤種植過程。湖北公司將新增檢測項的茯苓、黃連等重點品種,送往第三方檢測,及時掌握品種質量信息。
同仁堂的知名品種感冒清熱顆粒中,荊芥是“靈魂般”的存在,作為該品種的主要種植方,河北公司為藥材品質設置“雙重”把關——在驗收現場,先對藥材外觀與水分進行檢測,初步檢測合格后,再送往專業檢測機構進行全面體檢。
2 多品類生產 彈鋼琴協奏
四方藥材匯聚,位于“北京-玉田”生產軸心的各處車間機器轟鳴。安宮牛黃丸、六味地黃丸、西黃丸、加味逍遙丸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京制牛黃解毒片、愈風寧心片、丹七片、在生產線上有節奏地律動,補血的阿膠塊經純凈水擦拭,躺在晾膠床泛出烏黑油亮的色澤,等“三悶三晾”達到質量標準后,走上消費者的滋補食單。
開年以來,消費市場既有抗感用藥需求,又有滋補養生需求,疊加元旦、春節期消費需求,產品種類多、劑型多、規格多,對同仁堂科技公司的生產安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生產板塊根據需求,提前布局規劃,做好各類原材料、包材的采購儲備工作。藥材檢驗、炮制、提取、制藥各工序有效銜接,對應季品種、市場急需品種開辟綠色通道,優先供應藥材,安排生產排期與質量檢測。
“當生產中出現難點卡點,各類技能小組承擔攻關任務,確保產線各個環節高效運轉。”同仁堂科技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3 生產智能化 整合出“魔力”
在沖擊一季度“開門紅”的過程中,同仁堂科技公司不斷加大設備升級改造投入,提升產線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
“藥丸灌入藥瓶時,有時粉塵會遮蔽電子眼,導致數粒不準。”車間負責人表示,通過引入圓瓶灌裝數粒,將紅外線電眼檢測與脈沖動態掃描相結合,提升了裝瓶精準度,僅此一項革新,預計就可將產能提升近50%。此外,家庭應對感冒常用藥品“感冒清熱顆粒”新包裝連線也在穩步推進,目前已完成三批物料的試產。屆時,將進一步提高該品種的生產效率與產能。
在幾百公里外的河北玉田,同仁堂的智能化設備帶來的變化直觀可見。作為同仁堂阿膠系列產品的生產基地,企業建立了“食品訂單排期管理系統”,將銷售、生產、倉儲等各部門緊密相連——銷售團隊在接到訂單的同時,系統自動“下單”并推送至生產部門,生產計劃隨之精準排布,倉儲部門也能同步收到通知,提前做好物料調配和庫存管理。
生產數據“駕駛艙”的上線讓生產如虎添翼,操作人員只需輕點屏幕,生產進度、車間運行狀態、質量檢測結果、物料與耗能狀態等關鍵數據便可一鍵生成。更為關鍵的是,不同業務板塊的工作人員可及時開展會商,跨部門協作的難題只需要一塊屏便可實現。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