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人 請注意!這些行為屬于非法傳銷!
何謂傳銷?
關于經濟犯罪,你了解多少?
今天就帶你一網打盡!
什么是傳銷?
傳銷是指組織者或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哪些行為屬于非法傳銷行為呢?
第一類,組織者或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牟取非法利益的。第二類,組織者或經營者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成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第三類,組織者或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成為依據計算和支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
如何防范傳銷?
注意學習、了解《禁止傳銷條例》、《直銷管理條例》等有關法規規定,掌握識別傳銷的基本知識,樹立勤勞致富、傳銷違法、拒絕傳銷防范意識。
受騙參與了傳銷活動怎么辦呢?
在發現被騙參與傳銷活動后,要注意收集、保存匯款帳號、匯款憑證、交費收據、介紹人及更高級上線人員的姓名、電話、互聯網帳號密碼等相關證據線索,及時提供給執法機關,以便于及時、準確地打擊違法犯罪,保障自身的權益。
要是被傳銷組織騙到外地怎么辦啊?
如果被騙到外地,到達當地后,“朋友”絕口不談工作、生意,而是帶你游山玩水、熟悉環境,美其名曰放松心情;要看你的身份證、借打你的手機,發現情況不對時,一定要機智、冷靜地應對,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設法脫離,如果發現該組織從事傳銷活動的證據后,應設法與當地公安、市場監管機關取得聯系,及時舉報。
有親戚、朋友被騙進了傳銷組織怎么辦?
如有親戚、朋友被騙往異地從事傳銷,應積極做好親戚、朋友的思想教育工作,勸說其盡快脫離傳銷組織;若勸說無效,應設法弄清所在詳細地址,并及時向當地公安、市場監管機關舉報。
發現了傳銷行為怎么辦呢?
如果發現了傳銷行為,或本人是傳銷活動的受害者,應積極收集有關線索信息,包括傳銷活動的詳細地點、傳銷人員尤其是骨干人員的住所、傳銷方式、宣傳材料等,并盡快舉報。另外,學生除采取以上措施外,還應該及時向所在學校反映情況,防止傳銷活動進校園。
經偵小課堂:
傳銷的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規定: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禁止傳銷條例》第十條規定:在傳銷中以介紹工作、從事經營活動等名義欺騙他人離開居所地非法聚集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由公安機關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查處。
第二十四條規定:組織策劃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參加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參加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六條規定:為傳銷行為提供經營場所、培訓場所、貨源、保管、倉儲等條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