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安康,一個不死的幽靈?,荼毒直銷三十年
去年被朋友約去聽某美資直銷的分享課,說是全球最出色系統領導人云云,美資直銷培訓相對能聽一下,加上提前幾個月反反復復約,實在不好推辭就去聽一下。
到現場發現和十年前沒什么區別,但既來之則安之耐著性子聽一聽吧,中途這位全球最大系統領導冷不丁的冒了一句“...........這事兒我和劉一秒交流過........“,我嗆了一口水,終于找到離開的理由。
劉一秒,翟鴻燊,這些在直銷之外名聲狼藉的大師大多均出自于爽安康,陳安之則出于晚一點的華良,今天要說的這位是當年爽安康里持牛耳的大咖,陳東方。
不少人進入直銷時還有批判改革的激情和熱血,如今都已心如死灰,這幾年我遇到宣稱改革直銷拯救直銷難民的人不少,有些確實是扛著拯救者旗號割韭菜,也確實發現有些追了兩三年的人,從行為觀察和心理推導上都很難感知到主觀欺騙成分,確實是發自內心的想解決問題。
但是,也很明確感知到了他們另一個共性,對于直銷本源的認識是混沌的,對人性的幻想依舊太多,來自于安大的錯誤認知慣性還是很大,這個遺留問題的問題本身,是“什么是直銷,什么是直銷人”。
原本世俗非要硬扯信仰,如果還是人就別再扯講什么夢想了,多講點人話。
圣人不死大盜不止,幽靈不死直銷依舊......
《中國直銷》的《陳東方跳槽記:傳銷時代帶頭大哥遠去的身影》,其中信息講陳東方團隊最多時有兩百萬人,而文章開篇就很直白的總結:成也興田,敗也興田。興田在塑造了陳東方輝煌的同時,似乎也將他的思維禁錮在了那個已經遠離的年代。
在網上找到幾篇陳東方自己寫的文章,《陳東方:從哲學或神學上論直銷行業的信仰危機》、《陳東方:直銷行業年輕化這是否是錯誤認知?》,文章有一些碎片觀點,前一篇里能夠清晰的看到那種老掉牙的造神式推崇,后一篇里則極力維護中老年直銷人群的力量,對直銷新生代完全沒有認知。
最新的一篇《陳東方:對當下營銷市場亂局的反思》,打開一看全篇都是正確的廢話,而且還是貌似正確,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完全就沒講人話。
在其他文章里也能感覺到陳東方對維護所謂“制度穩定、團隊穩定“的零碎態度,但是看再多,還是找不到系統性認知和方法論,整體觀感陳詞濫調,完全活在三十年前的爽安康陰影里。
爽安康死了三十年,陳東方這樣的人,只是一個代表而已,還有很多這種幽靈,活躍中國直銷“舞臺”上的每一個犄角旮旯里。
腐朽的靈魂,游蕩的幽靈
誕生在改革開放初期的直銷,在最激進的變革時代里,也扮演著最激進的社會角色,他們高舉著市場經濟開放的大旗,高喊著迎接西方最先進營銷理念,給計劃經濟下的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幾何倍增理論,在數字邏輯無比正確的假定前提下,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人進入傳銷行業,潛能激發、成功學等培訓,在傳銷行業里啟蒙了屬于這個年代的市場認知,也真正啟蒙了這個人群,在當時社會環境起到了非常正面積極的作用,讓更多人意識到在市場上更應該積極進取努力拼搏。
98年,因傳銷模式及其激勵培訓造成大量的社會問題,淡水事件星沙事件等等此起彼伏,政策層面一刀切之后,似乎一切都歸于平靜。
98年取消傳銷牌照后空窗至2005年,似乎新的方法能解決問題,但權健事件證明整個行業依舊還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亂,至今沒有看到根本性的改變。按我推理,若不是因為線上傳銷和非法集資的爆炸性“繁榮”,這十幾年里權健事件不僅早就該爆發,應該爆發好幾輪了。
監管本來就局促,模式制度法律法規各種混亂,針對培訓的監管又是完全空白,于是總有些幽靈在腐朽的“爽安康豐碑“、“安大爽大”背書之下,抱著腐朽的思想,依舊推崇和運用著腐朽的行業培訓體系,落伍三十年的什么潛能激發什么成功學,在外界被貶的一無是處,在直銷內依舊穩穩占據講臺中央,再多的聚光燈、再多的脂粉、再多的雞湯佐料,都無法掩飾其腐朽本質中一浪浪襲來的惡臭。
腐朽沒關系,幽靈也不怕,只要有新生代,這些都會被淹沒,終歸會被稀釋,按歷史的規律我們自然會這么覺得,可現實呢。
悲催的現實
以幽靈為代表的“直銷正統”、“直銷主流意見”,壟斷了信息發布渠道,意見建議渠道,他們利用這個行業聽不得“負面聲音”的特性,非黑即白的直銷輿論里充斥著各種不說人話的“行業正確”,任何有音量的負面聲音,要么將其同化為利益共同體,要么徹底排斥置之不理,甩給品牌公關花錢解決。
用盡各種技巧和話術忽悠監管,牢牢抓住監管的弱點痛點,語重心長的解釋“行業的來之不易”,躲過了一次又一次重錘,總能置之死地而后生,錢能通神儼然是他們最核心的價值觀了。
久而久之,歌功頌德就是正面,貼上正能量的標簽不斷自我標榜;鞭辟入里就是負面,不論事實與否,只要對業績產生干擾,都是負面,都要花錢公關,都要投訴刪稿,養成巨大的負面輿情產業鏈了,還要自顧自的抨擊別人“不專業”。即便主流媒體發出的負面,他們也只是隔靴撓癢應付應付,而后拉扯自己的“專業”風衣,以遮擋自己腐朽的軀干。
我們可以看到:
三十年來,所有的錯都是在不斷的重復當年的錯;
三十年來,他們不斷錯過巨大市場紅利,被主流遺棄越來越邊緣;
三十年來,不斷更新的講師們,還是推崇著同樣的老師,陳,劉,翟;
三十年來,他們滿嘴噴夢想,印證三十年前他們自己的”成功“;
三十年來,新觀點新理論的聲音越來越小;
三十年來,積累得到的“人才”,同化后百分百的泯然眾人;
三十年來,他們研究行業不斷降低格局,從未躍升;
三十年來,他們所謂的創新幾乎都來自于傳銷江湖。
一個行業三十年來,
幾乎沒有產生思想層面質的提升的新生代,
這本身難道不就是問題嗎,
這難道不就是最好的答案嗎。
來自本源的混沌
總有些傻子,只知道負面信息會干擾年終業績,哪里會關心公關負面就是對行業天花板的硬化和降低,對行業生態環境最大的破壞,早已不是來自于外界,也不是所謂的系統之亂,更不是所謂的監管混亂,就是他自己,其根源就是教育培訓導致的直銷人自我認知混亂。
這個本源問題一直無解,因為幽靈們的第一原則不講負面,壟斷了直銷話語權整整三十年,第二原則簡單易復制,屠殺幾乎所有的新思想,他們似乎永遠在幻想(或者說是夢想)自己的受眾依然還是懵懂無知的中老年群體,依然意識不到新生代的思想里,到底是什么排斥了他們,永遠搞不明白為什么主流輿論就是無法接納直銷。
一群不知道自己是個什么東西的人,要告訴別人自己是個什么東西,當然是永遠講不清這是個什么東西了,除了胡扯就是胡說,而且這一套胡式話術多年來不斷自洽到幾乎無懈可擊了,反向又禁錮了他自己的思維。自己造的業自己消,這話陳東方是沒說錯。
講再多,也沒什么辦法改變直銷思維慣性,
因為,即便如此,即便如今,
依舊還有大量的人認為爽安康時代,
是一個"令人激蕩"、"蕩氣回腸“的時代,
三十年余毒未盡,
爽安康,一個不死的幽靈。
只講正面,只記得安大爽大的好,忘記了中國直銷最深的痛就是在這里。這些從中國直銷誕生之初就產生的認知毒瘤,所有的起源幾乎都是在安大里,掌握話語權的這些幽靈一直在不經意的維護這個毒瘤。
陳東方就是一個過時落伍的培訓講師,他的屁股和他的年代,決定了他根本不會也根本不懂,他更不會承認也不愿意面對,成也培訓敗也培訓,安大培訓這個原始培訓因素導致了中國直銷人三十年的自我認知混亂,整整三十年。(沒有這些幽靈的忽悠,法律環境不會是這樣的,這方面原因根源還是在幽靈本身)
還有更多的幽靈,在每個直銷人的心底,只是無人愿意面對自己。
自我是什么,初心是什么
一個沒有自我定義的人,又如何尋找自我?
一個表里不一、沒有自我認知定位的行業,如何能積極改變?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2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