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遠江:少數自媒體的老調重彈,可休矣!
在本期的節目里面,我想跟大家談論一個話題:部分自媒體的老調重談,可以休矣。
近段時期,部分自媒體經常把直銷企業過去的“老黃歷”拿來炒作,然后變為傳銷。或者還有針對一些新業態,直銷企業在升級迭代過程中對部分模式的探索,拿出來加以分析和求證,然后指斥它涉傳,揮而打之。
過去的老黃歷,再翻出來就沒有新意。今天在探索過程中的新展現,可能是邊緣化的運作,但是它只要在底線之內,我認為我們也沒必要過于刻板地來指斥它、批評它。
甚至還有些人希望通過這些方式,來達成自己的一些骯臟目的。所以在整個新冠疫情反復、行業生態脆弱的情況下,我們不要再去老調重談,而是要真正的休止,做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
第一,做自媒體或媒體平臺,要做的是輿論監督。身份定位一定要清晰,抓住舊事指斥它涉傳,沒有意義,也沒有效果,最后定性還得由市場監管部門定性。所以,少做一些破壞行業脆弱生態的工作,做一些真正有價值、有意義,能夠幫助行業健康持續綠色發展的工作。
第二,縱觀中國直銷行業的發展,特別是在2005年兩個條例出臺以后,企業發展幾乎都是蓬蓬勃勃、風生水起。但在這個過程里面也伴隨著各種事件,各種嚴厲的監管,所以行業是戴鐐而舞。這個鐐就是直銷兩個條例里,一些普遍適應性的缺陷。
換句話說,直銷行業在2005年以后是帶有一定原罪的,如果你了解整個行業、國際直銷的發展與基礎形態,就一定明白這種原罪給直銷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和沉重的枷鎖。
而作為自媒體,一定要深度理解,在法律缺陷之下,直銷行業、直銷企業、系統和團隊的生存發展的狀態,應該通過媒體的呼吁,推進立法部門來修正這種缺陷,給行業的發展營造更公平的法律和競爭的環境。
第三,從去年到今年,政府一直反復提及推動各新興業態、各行業的創新。在這些行業創新過程中,所發生的在政府底線之內的問題,都采取了包容審慎的監管政策,這也代表著整個監管部門的基調。作為自媒體人,盡量不要去做這些破壞行業發展的、破壞與政府的基調的工作。
第四,這些年以來,很多自媒體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負面的曝光模式,來建立自己的收益體系,說到底這叫做敲詐。可能在過去稍微有點收獲,就認為可以大行其道,但其實現在的政策,包括媒體監管部門也在遏制和打擊這種不良的運作。
所以我們一定要清楚,企業需要服務,如果你有這種新的服務能力、配套平臺和真正的隊伍體系的話,當然可以獲得企業對你的回報,而不是通過簡單粗暴的負面收益模式,從企業那里獲得收益。這種收益既不持久還有風險,還可能受到職能部門很嚴肅的查處。
縱觀以上的四個方面,我認為部分自媒體對于直銷行業老調重彈的論調,可以休矣。當然作為媒體,行使監督的職責,對于真正危害國家金融秩序、公眾利益、行業發展的公共生態的現象,要不遺余力的曝光。但是在求索過程中,企業的探索性行為我們要予以包容性,并一起獻計獻策共推它的發展。這樣,才能夠實現整個生態體系的繁榮。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