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斷層危機,直銷產品正被邊緣化?
今天,直銷產品的競爭力出現了斷層危機,這種危機需要全行業的反思。我們的直銷企業在產品的研發思路、營銷方式、消費者思維上,如果不能與時俱進,那么,就會進入真正的斷層,導致直銷產品越來越被邊緣化。
01
固守傳統思維
演示性強、高價、大單、與市場制度捆綁
傳統的直銷產品是偏重演示性強、體驗性強、方便攜帶的,而且為了維持高額的銷售提成,直銷產品需要高昂的溢價,這樣,撥出給經銷商的獎勵才能更加有吸引力。如果產品的利潤空間不夠大,單價太低,就不能夠支撐起整個價值鏈。在絕對撥付的金額和相對撥付的比例方面,都要有吸引力,才能讓經銷商想去賣貨,才能激發更多人想加入這份事業。因此,直銷產品通常價格都比普通銷售渠道的要貴,而撥付給經銷商的比例也比普通渠道高。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企業通常還要匹配富有吸引力的市場制度。讓經銷商除了能夠賣貨賺錢,發展團隊也能賺錢,這樣才能鼓勵經銷商又賣貨,又裂變。
為了做大業績,我們在很長的時間流行大單制。越是系統運作化成熟的平臺,單就越大,大到一單上萬元、三五萬元,而且還要業績清零。
總之,把產品和市場制度捆綁在一起,是直銷這種模式的特點。而在這對捆綁的兄弟中,是產品的成分多些,還是制度的成分更多些,就成為了不同直銷企業之間的重要差別。在市場制度主導的模式中,產品就會淪為道具,系統團隊的話語權就會超過平臺。反之,在產品占主導的模式中,平臺對產品的研發、營銷投入就會更系統,平臺的話語權就會超過系統團隊。
微商模式在后期,對代理商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一個新產品出來,要拿下省代需要投入超過10萬元,一個市代超過兩三萬元,導致代理商的投入越來越大,最后是一個微商盤的壽命普遍不超過3年,有的甚至不到半年就崩盤。社交電商的門檻低,沒有月度經營壓力,但容易流失團隊,而且沒有辦法形成一支有戰斗力、有系統運作思維的隊伍。而且社交電商的溢價空間低,因此平臺沒有充足的利潤空間來維持,導致今天社交電商已經進入全行業頻頻暴雷的窘境。
從直銷,到微商、社交電商的進化,如何發揮傳統的直銷產品思維、市場制度思維中的優勢因素,是我們今天行業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今天我們可以看到,全行業的大單制、過度炒作市場制度的做法已經被擯棄,已經沒有了市場,這是直銷進步的成果,也是直銷走向合規經營的重要體現。
02
市場培育的成本
直銷的市場培育成本比較高。
很多“新、奇、特”的產品喜歡走直銷的通路,因為這種通路非常有利于深度教育。所以很多功能型保健食品、特殊效用的化妝品,樂于借助直銷來開發新市場。
直銷的成交系統也是我們區別與普通渠道的優勢。很多直銷企業形成了自己的成交系統,從直銷文化的打造,到研發中心、總部生產基地、服務網點和分支機構、體驗中心、教育培訓體系、團隊激勵運作、直銷監管體系到消費者權益服務等環節。但這也意味著,需要投入一定的市場培育成本。這種成本在面對批發、分銷、加盟連鎖這些渠道時有優勢,但到了今天的碎片化的時代,正在遭遇巨大的挑戰。
例如在教育培訓方面,需要對消費者進行知識教育、觀念教育、消費習慣培養等工作,市場培育的成本比較高。
在過去,直銷幫助培養消費者新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能夠依靠封閉的系統來更久的留住顧客。
而今天碎片化的環境下,一方面,消費者不會給到直銷企業這么長的觸達時間,線下活動減少,也不會給這么高頻的觸達機會。
另一方面,今天的消費環境,直銷產品的替代性產品更多。過去,直銷產品具有稀缺性,很多產品只走直銷的渠道,直銷的創新型產品多,在別的地方買不到同類的,電商也沒有這么發達。但是,移動互聯網讓消費者比價、搜貨更容易,尤其是興趣電商把貨自動送到消費者的面前。這就導致直銷依靠市場教育培養起來的消費者,會被其他的業態所“截胡”。
我們很多企業會發現,疫情防控之下,會開不了,邀約人來參會不是那么容易了,頻繁的“線下會議+封閉式的系統復制”越來越難了。客戶可能在你這里被教育了,但可能打開某多、某寶去比價,買更便宜的同類產品去了。例如減肥奶昔、蛋白質粉、蘆薈膠,客戶聽了你的課程,參加完你的培訓,不買你的產品,而是回家搜淘寶同款、同種類型的低價產品。
03
固守傳統營銷模式
仍然依靠傳統網體,與數字化、內容營銷、直播、興趣電商等新手段絕緣
從權健事件之后至今,直銷行業變革最大的成就是數字化,然而數字化是工具,它更多的是幫助提升經銷商成交的效率,縮短流程。傳統的直銷網體仍然是直銷企業的核心,依靠線上工具和線下網體,仍然是直銷的營銷模式的主流。
除此之外,今天直銷企業還需要使用更多新的手段來提高營銷的水平。僅僅依靠網體來營銷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領導人到基層的員工,從機構設置,到營銷的策略、人才、思維等方面都要革新,注入新的元素。從現在來看,今天能夠系統革新的,走在前面的是安利公司,但仍然還有許多企業還沒有轉過彎來,這是行業接下來變革的重要內容。
內容營銷,依靠在內容平臺種草傳播,依靠網紅達人、KOL、KOC來引導消費,依靠優質的內容來吸引消費者,將內容營銷日常化,在這方面,當前我們的直銷行業普遍缺乏。
直播帶貨,由于直播帶貨對保健食品不夠友好,在過去的兩年,直銷產品沒有充分切入直播帶貨的賽道,這是客觀因素造成的。今天,直播帶貨已經進入品牌自播的新階段,我們更要充分利用各種條件來切入這一賽道。
興趣電商、私域流量,依靠抖音、快手、小紅書、微信朋友圈等內容平臺的機制,依靠優質的內容吸引精準的用戶人群,從口碑推薦升級到大數據,到私域流量深度耕耘,這些都是今天直銷需要與時俱進變革的地方。
今天WONDERLAB、諾特蘭德、植物教授等品牌打造健康概念的爆品,正是得益于這些營銷手段。
以傳統網體為依托,采用更多手段來營銷,是今天每一家直銷企業都需要變革的地方。當前正是直銷行業市場復蘇的關鍵時期,直銷企業不能再沉迷于過去靠開大會、小會,靠多開產品說明會、事業說明會的方式來營銷,而是要轉變到靠多種營銷手段,軟的硬的全方位的矩陣來建立自己的營銷體系,適應時代變化的要求。
04
消費、成交場景需要變革
直銷的大部分產品價格高,情感鏈接性強,功能性強,對應的消費是重消費,不是沖動型消費。也不是大眾消費品,因此需要通過一對一的溝通,教育培訓,產品說明會、事業說明會等方式來篩選目標消費人群。需要構筑一個合理的消費場景,才能引導成交。這種方式,在今天特別是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條件下,線下活動越來越少,把人約出來越來越不容易,而且移動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條件下,這樣的消費場景過重,不利于快速大面積的成交。
直銷產品的形態也導致其消費場景過重。保健食品多是瓶裝膠囊、口服液安瓶、罐裝、聽裝的等,大多數只能在家庭場景中消費。而今天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一些網紅產品因為消費場景輕,使用多樣化而廣受歡迎,例如糖果、飲料、茶飲等,不僅有零食,還有即食的、每日包裝的,方面使用。一種產品可以有多大18種口味。人們可以在日常休閑、朋友聚會、居家生活、工作、戶外等場景中消費。
05
直銷文化亟需升級
今天,由于直銷產品長期關注專業性消費市場,更多關注“疾病”相關,特別是預防疾病和病后康復的人群,導致直銷產品被年輕人認為是“老年人才吃的”“有病的人才吃的”“跟疾病掛鉤的”。而對于大眾人群、亞健康人群,特別是健康人群的美容、保健養生需求關注不足,不能很好的去迎合這類消費人群的需求。前者以中老年人群為主,后者,則是年輕人為主,就容易造成直銷產品與年輕人群疏離。
當前,健康產業的兩個“極”:老年群體和年輕人群體,規模同樣龐大。除了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年輕人在脫發、視力問題、肥胖、美容、日常養護等方面的需求龐大。年輕消費市場的后勁十足,零食化、輕量化、時尚化、潮流化、線上消費化的趨勢明顯,而且消費需求在被快速細分,許多爆品往往針對特定的人群、特定的細分需求,借助流量渠道快速成長。
我們如何為直銷文化注入新的元素,讓直銷更年輕化,與年輕人走得更近,這關乎直銷能否抓住年輕消費群體這塊大蛋糕。
綜上,直銷企業需要更新產品思維,在產品的消費場景,迎合年輕消費群體等方面注入更豐富的內涵,這是提高我們產品競爭力的重要內容。
注:本文是今日直聞《直銷產品競爭力研究》系列出品(之三),本系列共5個篇章。相關系列文章請關注“今日直聞”公眾號閱讀。
■《直銷產品競爭力研究》
編輯搜圖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2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