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批賣面膜的微商大軍又盯上了酸菜魚?
“抖音遍地的酸菜魚、烤魚造富故事仍在不停的上演,迷惑下的市場仍處在一片煙霧之中。”
作者 : 陳三
來源:螳螂觀察(ID:TanglangFin)
本文約3600字,建議閱讀8分鐘
“00后的我,短短兩年圓了老板夢,從遙不可及到有房有車。”
年輕漂亮的女孩,笑意吟吟,穿梭在狹窄的廚房,店內客人滿滿,專注獨有的那份“鮮美”。
在鏡頭一閃而過中,大紅色的不動產證和流暢的寶馬車標,與小店嘈雜的氛圍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視頻中的女孩講述著她的創業成功史,主角是酸菜魚。
無獨有偶,一樣的畫風,另一年輕女孩坐在駕駛座面帶微笑,難掩喜提新車的喜悅。
“全款拿下,落地200W,農村出生靠自己做烤魚照樣提車。”
這次的主角換成了烤魚。
女孩自食其力,努力打拼的模樣,最為自信和光彩,擁有值得驕傲的人生,的確令人稱贊。
可網友卻一反常態,泛起了“酸”。
“不是沒有,10個開店的5個廢了,三個勉強活著,掙錢的就兩個。”
“00后打工十年,還開店2年?”
“牛逼吹上天。”
“又想騙我開店。”
“最近奇怪了,不是做烤魚的就是做酸菜魚的都發財了。”
編輯搜圖
“人間清醒”的總是網友。
但到底是割韭菜還是新的生財之道,仍值得一探究竟。
接下來的故事就從第一個故事的主角,酸菜魚說起。
生于夢境山城
追溯酸菜魚的來由。
流傳最廣的版本發生在重慶江津的一個美麗江村。
江津,地處重慶西南部,三面臨水。
古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說法,江津地區的人們享受著水域帶來的收獲。
漁船是大部分以打魚為生的江村人生活的主力,往往大魚賣錢,小魚只能自食。
常年的漁船生活極其的清貧和單調,偶然的機會,漁民們用酸菜和鮮魚,卻意外的碰撞出了一道不可思議的美味。
此后的酸菜魚開始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了重慶人餐桌上一道不可多得的佳肴。
無論是街邊小店還是正經餐廳,無論是家常還是待客,都能以不同的風姿展現出獨特的風采,俘獲著不管多挑剔的味蕾。
90年代初,味道鮮美的酸菜魚開始走南闖北,豐富著不同地區的餐桌。
2020年2月,根據美團點評發布的《2019年中國酸菜魚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全國酸菜魚門店數量達3.5萬家,比2016年1.3萬家足足翻了兩倍多。
NCBD(餐寶典)的《2019—2020中國酸菜魚市場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預計2021年我國酸菜魚的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顯然,越來越多的酸菜魚粉們捧紅了這門獨特的生意。
在此之下,酸菜魚已經演變成了一條黃金賽道,極具誘惑力的發揮著它的魔力。
然而,現今的酸菜魚仍是那個年代的配方,可“生產方”卻失去了原有的韻味。
瘋狂“俘虜”年輕人
抖音一家酸菜魚店開業,店內“客滿為患”,店外排隊長龍接力。
“不排一個小時的隊根本吃不上,預估時間是40分鐘到一個小時左右。”
年輕的吃貨靜靜的在外等待,眼睛不時瞟向店門口,耳朵靈敏的聽著叫號聲,內心的焦急感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來。
對于詢問者,有人無奈的答著。
“等了一個多小時。”
“等了一個半小時。”
“前面還有9桌。”
然而對網紅店的追逐,寧愿長久的等待,也不愿放過這樣的佳肴,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
在吃貨的眼里,時間相比美味又算的了什么。
就在吃貨對焦美食的同時,暗處的另一雙眼睛正瞄準吃貨們。
畢竟,生意人的眼光向來毒辣,抓住年輕人的胃就等于抓住了財富的密碼。
哪里有年輕人哪里就有生意和機會。
且根據艾煤咨詢的數據,在消費者偏好的菜系中,排名前三的為中式快餐、火鍋、燒烤,占比分別為48.6%、44.3%和38.8%。
另據相關調查顯示,30歲以下群體,87%受訪者表示愛吃辣,更有超過60%的受訪者無辣不歡,經常挑戰超辣口味。
從以上維度來看,酸菜魚對于這屆年輕人來說,剛好匯集了快餐的快和火鍋的辣,這也直接促使了酸菜魚的迅速出圈,成為了年輕人點餐的常見選項。
據紅餐品牌研究院的數據,截至目前,魚你在一起品牌門店1200+;太二酸菜魚門店300+;董小姐一人一份酸菜魚門店190+;江漁兒門店300+。
可見,酸菜魚店們在賽道上正一往無前。
為快速的吃透市場蛋糕,各玩家在“全力以赴”。
“開一家酸菜魚店多久回本?她一年收入70萬。”
醒目的大字,出現在抖音一則短視頻頭部位置。
視頻中店主端坐桌前,“去年(2019年)8月15日開店”,“純利潤有個七八萬左右。”
在商家“避諱”的利潤環節,店主毫無秘密的公開,完全不在意有人會“搶了她的生意”。
然而底部的“加盟”二字,還是出賣了店家精心描繪的故事。
如此熟悉的畫面,轉眼又回到了文首,兩位年輕的女孩靠著“酸菜魚”、“烤魚”實現了財務自由。
有人質疑,有人羨慕。
然而細扒一番,結果或并不那么“坦蕩”。
進入酸菜魚女孩所在視頻號,滿是浮夸的言語,“每月8萬”、“一碗酸菜魚讓員工證換房產證,轉身就有了一百多萬”、“煮一煮一天都8000”。
頭部添加學習微信,裸露出的是吸粉加盟開店的決心。
另一個烤魚女孩,在抖音一男子號下揭露了其車為拍視頻所用。
由此來看,女孩們的造富故事水分太過充足。
然而,講故事的人不去揭秘,聽故事的人永遠半解,或是在不斷循環灌輸中逐漸迷失。
但酸菜魚的故事仍在繼續。
酸菜魚能不能講出“好故事”?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預期中國酸菜魚將持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2018年至2024年中國酸菜魚市場的收入預計將以33.7%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4年將達到705億元人民幣。
顯然,市場的增長趨勢明顯,也預示著這條賽道仍在不斷地發光發熱。
然而,光鮮的表現下或是隱藏著的未知風險。
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新開設的酸菜魚門店為10329家,但同時倒閉的門店數量卻達到了11299家。一年的時間里,酸菜魚在不斷買馬招兵的同時,折損也在與此進行。
在百度指數上,從2020年4月開始,查詢“酸菜魚”的關鍵詞指數就開始一直低于整體的平均值。
可想而知,酸菜魚的熱度在慢慢消散,浪潮退去后的沙灘開始回歸平靜。
酸菜魚賽道頭把交椅的太二酸菜魚,也開始有了顯著的變化。
作為母公司九毛九營收的主力軍,從上市后的首份財報來看,太二酸菜魚2019年較2018年同期增長136%達到12.75億元,占比達47.5%,在當年逐步滲透到公司業績支柱。
之后的太二酸菜魚不斷的在拔高業績表現,慢慢成長為公司營收的主動脈。
根據公布的2021年中期的業績,九毛九上半年實現營收20.2億元,歸母凈利潤1.86億元。其中太二/九毛九/其他品牌,分別實現收入16.0/3.8/0.4億,收入占比分別為79%/19%/2%。
太二酸菜魚正處在九毛九營收的命脈,承擔了大部分創收的工作。
然而,如今的九毛九顯然重心有些偏了。
今年6月,開業“太二前傳”主打新川菜,不做酸菜魚而是改成了毛血旺、水煮魚等各種川菜。
今年8月,上線“賴美麗”主打烤魚,仍延續著太二的故事,“賴家吃魚規矩”、“美麗說”等等。
可偏向的并不僅僅只有九毛九一家,去年九鍋一堂,定位可以喝湯的酸菜魚,推出了重慶菜招聘;廣州當地酸菜魚品牌“阿強酸菜魚”升級為“阿強家真致川菜”。
隨著酸菜魚頭部品牌紛紛轉型,透露著賽道貌似并不那么香了。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財報發現,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太二酸菜魚的翻座率分別為4.9、4.8、3.8、3.7,目前的翻臺率較2018年的高峰期下滑明顯。
從以上來看,酸菜魚如今顯露出了些許的迷茫。
可抖音遍地的酸菜魚、烤魚造富故事仍在不停的上演,迷惑下的市場仍處在一片煙霧之中。
但在螳螂觀察看來,酸菜魚賽道的進程雖有了一絲的放緩,不可否認的是,如今正緊鑼密鼓的酸菜魚仍處在一片紅海中,踩在了年輕人的節拍上備受偏愛,且加出餐實現工業化,出海俘獲更多的味蕾,也不是不可能,畢竟,中餐在國際上正備受寵愛,到時的酸菜魚或又是另一番天地。
仍需端正的是,酸菜魚的一些“騷操作”該收斂收斂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參考資料1、《自稱78億身家的22歲網紅張曼如 被質疑傳銷斂財、抖音第一詐騙犯》—東方夏
2、《酸菜魚的歷史由來!帶你了解“酸菜魚”背后的小故事!》—云哉
3、《2021年酸菜魚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魚你YoSolo 30天連開7店》—魚你YoSoLo
4、《一年倒閉1萬多家門店,酸菜魚品類還有希望嗎?》—餐飲品牌觀察
5、《九毛九上市后首份財報:全年營收26.87億元,太二酸菜魚貢獻增長顯著》—36氪
6、《九毛九:上半年業績符合預期,太二高速發展》—富途美股
7、《為什么年輕人那么愛吃辣》—小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