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助力 科技顯威——重慶提升直銷監管精細化、智慧化水平綜述
重慶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區位優勢明顯。近年來,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按照市場監管總局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會同相關部門,以分類監管為基礎,以監測平臺為支撐,以行政指導為抓手,以制度建設為保障,著力提升直銷監管精細化、智慧化水平,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分類監管為基礎
直銷市場情況如何?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按照精細化標準統一部署、統一方案,對直銷企業及分支機構、服務網點和經銷商進行全面“體檢”。
具體到“體檢”項目,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按照《直銷管理條例》規定,根據直銷監管對象的不同,制作直銷企業分支機構評分表、直銷企業服務網點評分表、直銷企業經銷商評分表等3張考核評分表,對直銷企業綜合評分。
根據綜合評分高低,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每年將企業分為A、B、C、D四類不同的信用等級,并采取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避免評定的隨意性,防止評定終身制。2020年,重慶市A類企業24個。
動態分類監管機制的建立,有效促進直銷企業守法經營。截至目前,重慶有26家直銷分支機構,直銷員近5萬人,全市直銷行業總體規范有序。
監測平臺為支撐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直銷企業通過互聯網開展活動日益普及,傳統的監管手段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以信息技術和科技手段為支撐,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搭建情報信息平臺,建設網絡傳銷監測平臺,建成電子證據實驗室,直銷監管的精細化、智慧化水平明顯提升。
情報信息是監管執法的基礎。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建成集互聯網情報監測、情報分析研判、情報信息管理三大功能于一體的情報信息工作平臺,對全國300多個重點大型網站、微博進行24小時智能搜索,實時抓取直銷相關情報信息,運用智能分析研判工具箱對信息智能化處理,并無縫銜接經濟戶口、12315舉報投訴、案件查辦、廣告監管等各類業務系統,及時掌握直銷市場的相關問題信息。
如何有效收集和固定電子證據成為當前監管執法難題。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率先建立具有司法鑒定資質的電子證據取證實驗室。該實驗室具備電子證據的遠程取證、現場勘驗和實驗室分析三大功能,可以及時對涉網的違法行為進行網絡存證,對網上虛擬身份遠程定位和“落地”,復制、提取和固定現場的電子證據,對損壞數據、密碼文件等予以恢復、破解并綜合分析。
行政指導為抓手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執法與指引并舉,加強對直銷企業的監督檢查和行政指導,提升日常監管水平。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摸排在渝直銷企業情況,指導企業全面自查。2019年10月,印發《關于開展直銷行業自查工作的通知》,部署直銷行業自查工作。去年1月和5月,先后兩次發出直銷監管提醒告誡書,嚴禁直銷行業相關經營主體、人員借新冠肺炎疫情炒作,規范直銷行業食品宣傳,為全市直銷行業宣傳活動畫出紅線。同時,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向被檢查企業通報結果,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對于嚴重違法行為以及通過告誡拒不整改的,堅決依法查處。利用座談會、聯席會、上門走訪等機會,重慶市市場監管局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工作,指導督促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強化行業自律。去年,全市市場監管部門走訪直銷企業和直銷企業經銷商932戶,發放宣傳資料1.2萬份,開展行政指導351次。
圍繞促進直銷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根據《直銷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率先出臺《重慶市直銷行業合規經營指引》,對直銷行業招募、培訓、計酬、宣傳、銷售、售后6個環節作出全鏈條多角度經營指引,進一步提升直銷監管規范化水平。
為防范化解直銷領域涉眾型風險,去年8月,重慶市承辦市場監管總局2020年第一期打擊傳銷規范直銷普法大講堂。今年5月,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向在渝直銷企業、直銷企業分支機構發出《關于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防范化解直銷領域涉眾型風險的通知》,就防范化解直銷領域涉眾型風險工作,對在渝直銷企業、直銷企業分支機構提出明確要求。
“十四五”時期是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關鍵五年。下一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將不斷更新監管理念,建立健全直銷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等長效機制,提升直銷監管工作水平,推動直銷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唱好成渝“雙城記”,促進雙城經濟圈建設。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