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社交電商淘小鋪能突圍嗎?
3月4日,息聲已久的淘小鋪發文,響應兩會號召,大力支持青年創業。
淘小鋪首席運營官梁智表示,目前已有1萬多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加入了淘小鋪的供應鏈,APP注冊開店的掌柜超過了350萬人。
誠然,這是淘小鋪過去的成績。
2021年,淘小鋪能否在社交電商站穩腳跟?
1
從2019年5月淘小鋪公測上線到2020年1月對外正式開放,再到淘小鋪開放機構合作,又因為背靠阿里,而且是切入社交領域,淘小鋪一問世,就引起各方極大關注。
至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不僅給各國經濟造成難以預估的損失,而且也直接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及工作狀態。
但是對社交電商來說,確是一個機遇。
在我國,中小微企業吸收了80%以上的就業,疫情期間,受訂單減少、合同履行困難、生產要素價格上升等因素影響,裁員、降薪以及企業倒閉致使的失業,時有發生。此時電商成了最便捷和高效的渠道。
阿里雖然是國內電商老大,但是在淘小鋪的全新運營模式上,需要借力專業機構會發展得更快速。
隨后阿里巴巴淘小鋪與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成為阿里巴巴淘小鋪首席戰略合作運營伙伴/培訓合作伙伴,為淘小鋪提供模式咨詢、品牌合作、渠道招商、社群運營、團隊培訓等服務。
淘小鋪的小心思很明顯,在社交電商競爭白熱化的環境下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特別是在阿里薄弱的社交板塊,淘小鋪只有借助在私域流量的運營和吸引,才能實現迅猛發展。
上線僅8個月,淘小鋪新晉掌柜的入駐數量增長至350萬,分布在全球65個國家,平臺入駐1萬+在線供應商,單供應商月成交額突破1000萬元。
但是淘小鋪并沒有按照預設的軌跡前行。
看似發展的順風順水,但是在2020年,淘小鋪同樣經歷著苦惱。
2020年7月,濱州市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于接到舉報稱其在淘小鋪注冊店鋪后,其銷售模式和傭金模式涉嫌傳銷,因淘小鋪的運營公司為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濱州市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于隨即立案進行調查。
隨后淘小鋪被凍結4400余萬資金,一時間引起各方關注。
但淘小鋪“官方”否認此事并表示,淘小鋪開設店鋪完全免費,不存在399入門費等不實信息。
一方面是淘小鋪入門需要繳納399入門費,進而涉傳被凍結資金;一方面是淘小鋪官方回應,不存在入門費。
輿論壓力之下,廣州三帥六將發了一份帶有公章的公告,只承認了有“對平臺的商業模式進行了夸大、不實的塑造和宣傳”,并沒有做出涉傳的回應。
事實上,免費開店的淘小鋪是真的,399入門費的淘小鋪也是真的。
在涉傳之前,央視曾經報道過淘小鋪正面新聞。在《消費主張》期節目中,某淘寶店主在疫情期間遇到發貨困難,于是選擇了淘小鋪,隨后發現“太便捷了”,一鍵轉發就能發貨。
能夠被央視作為典型案例一般來說不會有問題,事實也是如此。
在這個淘小鋪里,下載淘小鋪APP,升級攻略這一欄的內容是“掌柜升級指南”:“正式掌柜可享更多權益,完成5人訂單即可升級。”
在這個官方規則里,自己注冊就可成為體驗掌柜,分享賣出5單后,即可成為正式掌柜,之后可以分享的產品更多。這樣的規則里,確實沒有入門費。而且,也不能從直接邀請的掌柜身上拿獎勵,只是可以有戰隊獎勵。
但這不是唯一的淘小鋪。
火爆的則是另一個。
此前,打開淘寶網搜索淘小鋪,會發現有大量的淘小鋪咨詢、內容基本上大同小異,目標只有一個:歡迎加入我的團隊。
有店家表示:“自己下載只能做體驗模式,體驗模式傭金會少很多。而且免費模式的商品很少;團隊模式可以通過口令購買一個425元的商品的,這樣就是購買了一個開店資格,然后還得到商品,還能有我們專業人員免費培訓。”
很明顯這就是另一種需要繳納入門費并且是高傭金模式。
淘寶公關曾就此回應:“淘小鋪官方版都是免費的,分享成交5單即可開通,高傭版是合作機構自己搞的。收入構成上都是通過賣貨賺取商品傭金,只是團隊的人會經常有培訓,賣起貨來更厲害。”
側面看就是承認了高傭版的存在。
雖然如今涉傳風波已經過去,淘小鋪也在模式上發生新的變化。
比如開展線下全國招商會、沙龍師培訓、全面推動分公司、省級運營中心、市級運營中心的掌柜體系的建立與經營。
就在2020年12月的收官大會上,淘小鋪業務總負責人訊飛指出:“市場形勢瞬息萬變,所以淘小鋪平臺的運營方式,一定要不斷適應市場的變化,不同的人群要有不同的運營策略。為了服務好更多的人群,從而去推出新的運營策略和商品策略。”也是在本次收官大會上,淘小鋪“極速版”正式推出。
淘小鋪生態機構負責人湫風說:“淘小鋪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更多人輕量化就業。最新推出的極速版的規則,是把以往的零售商、經銷商、代銷商等的經營模式重新融合改造,變成適合所有人群去使用、去長久發展的模式。”
似乎背靠阿里這棵大樹,淘小鋪在社交電商的發展路上波瀾但并不曲折。
但我們觀察一下已經倒下去的那些所謂的社交電商平臺,無非都是過度依賴這種微商層級銷售手段最后倒下的。
一旦消費者產生抵抗力,競爭對手開始模仿,那就沒有理由會支撐這些用戶去自購省錢,
同時當這批人的社交圈人脈透支后,又無法引入新流量,自然會換一個陣地,因為人家一開始就沖著分享賺錢來的。
總的來看,社交電商也是電商,電商的本質是供應鏈。如果一味地依賴拉人頭來獲取用戶,非但不能解決用戶的需求,反而還會被用戶薅完羊毛后拋棄。
社交電商拉人頭的弊病是如此,只以低價和流量來獲取人氣的時代已經過去,淘小鋪如果找不到提高銷售效率的良好做法,也逃不過這個命運。
- 社交電商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2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