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車主邦到團油特價版,曾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的團油是怎樣做到“行業第一”的?
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汽車消費主力以城市人群為主,高端車主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占比達到55%,中低端車主主要分布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占比達到50%,而大部分車主都因“油貴”而感到焦慮。對此,團油APP所屬的能鏈集團創始人戴震認為:數字化的進程,是沿著消費者衣食住行的路線圖而推進的。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約2.7億輛,行業零售端有3.5萬億元的市場空間,整個能源產業鏈上下游約有10萬億元人民幣的規模。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能源數字化市場,能源數字化與每個車主的出行息息相關。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號稱可以為更多中國車主緩解“油貴焦慮”的團油APP橫空出世。
那么,以“私家車主一年省千元,貨車司機一年省萬元”為宣傳口號的團油APP是一款怎樣的手機應用?團油APP曾因怎樣的行為被工信部檢出存在侵害用戶權益的動作?從虛假宣傳、不開發票到大數據殺熟,圍繞著團油出現的相關投訴各是事出何因?為什么有人稱團油APP是“能源界美團”,還有人稱其是加油行業的“瑞幸咖啡”?
能鏈集團,名稱變化
據推廣人員介紹,有著“能源界美團”之稱的團油是能鏈集團旗下一款互聯網產品,是中國先進職業司機加油平臺,為中國8000萬職業司機提供加油服務,旗下業務分成“團油”及“團油專業版”。
經查,團油的運營主體為車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車主邦也被稱為能鏈集團,定位為國內數字能源基礎設施提供商,據官網介紹,能鏈成立于2016年,是中國領先的能源物聯網EIoT及能源新零售平臺,覆蓋油、電、氫、氣多能源品類,打通能源產業鏈上下游,數字化重構能源生態。業務覆蓋1700城鎮,旗下有團油、快電、能鏈云、能鏈物流、能鏈綜合能源港、智電六大產品,其中團油覆蓋超2.3萬座油站,快電覆蓋70余萬根充電樁,合作伙伴有殼牌、特來電、嘀嗒出行、建設銀行等大型企業,同時為數萬家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能源解決方案,服務實體經濟、降本增效。
經查,車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9日,法定代表人戴震,股東有戴震、王陽、孫瑋臨,注冊資本1167.0071萬元,據啟信寶顯示,該公司的核心團隊共有9人,分別是戴震、王陽、孫瑋臨、付麗、馮磊、周瓊朔、張萌、張子超、李鏡,具體職位和簡介如下:
據了解,團油的前身為“團油車主邦”。2020年2月24日,能鏈集團發布消息稱,“基于公司全新戰略規劃,團油車主邦品牌及產品近日將升級為團油,并啟用全新的團油標識,原團油車主邦品牌不再使用。”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據了解,團油初始品牌并非“團油車主邦”,原名為“車主邦”,2019年末才更名為“團油車主邦”的。
當時間來到2021年年初,團油App再次宣布品牌煥新,啟用全新品牌主張“省大錢”和全新圖標設計。
據官方公眾號介紹,團油此次品牌煥新圍繞“省大錢”做文章。團油App的新圖標,仍以紅色為品牌色、以文字“團油”為主要標識,但在原基礎元素上增加“省大錢”三字,突出團油優勢。同期發布的全新視頻廣告同樣凸顯“省大錢”理念:私家車車主每周上下班和家人出游,使用團油App加油,一年能省千元;貨運司機每年跑上百個城市,使用團油App加油,一年能省萬元。易觀千帆最新數據顯示,團油在用戶活躍度、行業滲透率等方面,均保持行業第一。
合作方案,收益如何
團油之所以有資本宣傳自己能讓用戶“省大錢”,其根源就在于團油的優惠券模式。參與其中的消費者能拿到的收益也十分容易理解,“團油特價版”就是這樣一個可以讓參與者通過推廣拿到利潤的平臺。據公開資料顯示,團油特價版開展客戶服務,通過和企業團長合作,聯手企業團長,賦能企業團長將“優惠加油”發放給每一位車主,讓身邊車主享受更優惠的加油價格,幫助提升車輛服務能力,將企業團長資源效能最大化,提升營收。
關于模式本身,推廣人員阿力(化名)對此總結道,“團油和社區團購的模式差不多,給你開通一個一級后臺,你會有個專屬的二維碼,通過你二維碼分享的,每加一次油都有百分之二的返利。人員達到要求可以給你開通二級權限,他們也可以幫你去推廣,你也有收益。”
說到具體收益,據資料《團油特價版&企業團長合作方案(V3.0版)》顯示,團油特價版為企業團長開通特價版賬號,并生成專屬二維碼,司機掃此二維碼后,成為企業團長的團員,團員均可享受企業司機專屬身份,享受專屬商用車加油優惠。
1.車主掃碼獲得雙重權益:
第一、享受企業司機專屬加油價格,青島加油最低3.39元/升起,覆蓋近300家油站(金盾,殼牌,中國化工,魯油石油,山東石化)都可以加油;
第二、贈送2張優惠券(滿200-30元和滿150-20元優惠券);
第三、團油特價版不定期會組織各項活動,幫助廣大司機加油省錢,幫助企業提高使用率,進而提高收益。
2.企業團長收益:加油實付金額的2%
司機掃碼后,成為企業團員,企業團長名下所有團員加油總金額的2%按月返利(如網約車出租車司機一個月油費3000元,一個司機收益就是60元,100個人加油就是6000元,私家車一個月油費800元,一個司機收益就是16元,100個司機就是1600元)。
企業團長收益模型圖如下(收益就是滾雪球,越滾越大):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團油特價版開發的分銷模式:一級團長可以開發二級團長,無需公司授權,二級團長可獲得0.5%、1%、1.5%的收益分成(由一級團長決定),一級團長+二級團長的總收益為2%。
那么話說回來,團油方面規定的“開通企業賬號的標準”是怎樣的呢?據資料顯示,企業團長需滿足以下要求方可開通企業版賬號:第一,微信新建一個不低于40人的司機加油福利群,設置團油企業版工作人員為群管理;第二,開通賬號后,3天內團員注冊量不低于50個。
違規操作,責令整改
近年來,發生于線上的信息泄露事件屢有發生,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為用戶帶來諸多方便,但同時也使每個人在隱私保護方面遭受更多挑戰。利益驅動之下,不少APP都存在侵害用戶隱私、權限濫用等諸多問題,這些引發眾怒的事件也常見諸報端,因而個人信息安全問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逐漸成為了話題中心,有關法規《網絡安全法》《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以及正在草擬中的《個人信息保護法》都彰顯了個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據了解,目前互聯網信息安全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過度收集、非法收集、泄露隱患、非法售賣、無法注銷等幾大方面。而團油APP就曾被工信部檢出侵害用戶權益,涉及問題包括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與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等。
2020年10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通報稱,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件進行檢查,通報2020年第五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根據通報,輸入法類、旅游出行類、電商類、音視頻類等APP檢測發現問題較多,部分應用商店及移動應用分發平臺管理主體責任缺位,SDK企業存在違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行為。
當時,共有131款APP未完成整改,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被點名者在11月2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其中,包括能鏈集團推出的團油。工信部指出,后續將對問題突出、有令不行、整改不徹底的相關企業,采取全面下架、停止接入、行政處罰以及納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或失信名單等措施,依法嚴厲處置。
要知道,早在2019年11月28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就聯合制定了《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對APP違法違規的行為加強監管。到了2020年10月13日,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說明,截至2020年3月,我國互聯網用戶已達9億,互聯網網站超過400萬個,應用程序數量超過300萬個,個人信息的收集、使用更為廣泛。雖然近年來我國個人信息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企業、機構甚至個人,從商業利益等出發,隨意收集、違法獲取、過度使用、非法買賣個人信息,利用個人信息侵擾人民群眾生活安寧、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等問題仍十分突出。
據工信部消息,截至2021年3月,經過為期兩年的專項整治,共完成73萬款APP技術檢測工作,發布12批次對外通報,責令整改3046款違規APP,下架179款拒不整改的APP。去年5月,公安部也曾公布違法收集個人信息APP十大案例。但相關違規問題,仍時有報道。今年的央視“3·15”晚會,就曝光了內存優化、智能清理等方面部分APP存在違規處理個人信息等問題。由此可見,治理APP侵害用戶權益是一項長期工程,也凸顯了相關立法工作的重要性。
近日,國家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聯合發布《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明確了39類常見類型移動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要求App不得因為用戶不同意提供非必要個人信息,而拒絕用戶使用其基本功能服務。據悉,規定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任何組織和個人發現違反規定行為的,可以向相關部門舉報。
在本篇報道中,我們了解到了團油APP會給企業團長提供怎樣的利潤,以及團油APP被工信部檢查出了怎樣的問題,在下篇報道中,我們將著重關注圍繞著團油APP傳出的投訴與維權事件,請繼續關注微商電商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