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直播電商政策頻出 滬杭兩地誰更受青睞?
2020年,已有超過10個地方發布直播電商相關政策。
晚8點到凌晨1點,這是主播蔥蔥雙十二的直播安排。
“李佳琦以特殊人才落戶上海時,大家都在轉發,當時在朋友圈里刷了屏。我們會覺得,上海的這個案例在告訴所有的主播——努力是會被看到的。只要大家努力,直播這行有希望,國家也會給予認可。”蔥蔥說。
不僅是越來越多的主播對直播電商抱有樂觀態度,多地政府也在積極布局。廣州要打造“直播電商之都”,杭州到2022年直播電商成交額要達萬億……2020年,已有超過10個地方發布直播電商相關政策。
老牌電商之都杭州感到了危機。2020年初,杭州提出到2022年直播電商成交額10000億元的發展目標。
同為長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則在這一年的年末終于“下場”,開啟了對直播電商高地的搶奪。大力發展“直播+”,并提出推薦直播人才納入人才工作重點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目錄。
政策頻出,直播電商市場“放水養魚”。多位專家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地方發展直播電商要避免同質化的競爭。
對于同屬長三角的滬杭兩地,上海應該發展的是更適應本地產業特點、城市特性的圍繞品牌、新品、引領性消費的直播產業。杭州則應構建大而全、普適性的直播產業,可能會涵蓋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客戶價值、不同內容類型的直播業務生態。
上海“上播”
繼李佳琦以特殊人才身份落戶上海后,上海在2020年末給直播電商行業再打了一針強心劑。
2020年12月7日,上海市商務廳委員會發布《關于促進本市直播電商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簡稱《通知》),提出要加快建設上海國際消費城市,培育發展在線新經濟,打造直播電商高地,并針對直播電商平臺、直播電商基地、MCN機構和直播服務機構等分別提出一定的扶持政策,并大力發展“直播+生活服務業”。
上海市布局直播電商行業有其先天優勢。
據《2020淘寶直播新經濟報告》,在國內一線城市中,上海的淘寶直播用戶觀看數量和各類品牌的參與規模,均為全國第一,已迅速成為具有旗艦意義的“品牌直播第一城”。
地方扶持政策的出臺透露出城市對直播行業的未來規劃。
在MCN機構從業人員李鄧等(化名)看來,地方政策無疑是在向全國直播相關企業展現一種姿態,決定了在未來形成網商集約經濟的可能性有多大。
2020年6月23日,上海市崇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2020年第一批特殊人才引進落戶公示名單,李佳琦名列其中,一時引發直播電商行業震動,不少行業人員紛紛轉發。
“我們會覺得,上海的這個案例在告訴所有的主播——努力是會被看到的。只要大家努力,直播這行有希望,國家也會給予認可。”蔥蔥說。
值得注意的是,李佳琦的落戶將不僅是個例。
《通知》指出:“依據本市人力資源相關政策,推薦直播人才納入人才工作重點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目錄。”
“如果上海能有相關的落戶政策,絕對會成為主播選擇工作城市的關鍵性影響因素。”蔥蔥說。
復旦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副主任邵明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認為,在當前直播浪潮來襲之時,上海發布這一《通知》十分及時。直播對第一、二、三產業的賦能升級有著顯而易見的強大促進作用。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時期,電商戰疫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1億元起評
滬杭同屬長三角,在直播電商領域各具優勢。與上海類似,老牌的電商之都——杭州對于直播電商一直抱有開放支持的態度,并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相較于上海,杭版政策更加細化。
比如,杭州給予貢獻突出的電商直播企業(人才團隊)每年若干自主認定的人才名額,可享受落戶、子女入學、購買首套住房、車牌競價補貼政策。
不僅如此,杭州還給出了百萬級的獎勵措施。
《杭州市商務局關于印發加快杭州市直播電商經濟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下簡稱《意見》)指出,對在杭州落地且排入全國(全網銷售)前100位的頭部主播,年銷售額(含一定比例杭產品)在5億元以上的,按貢獻給予200萬元以上的獎勵;年銷售額(含一定比例杭產品)在1億元(含)-5億元的,按貢獻給予100萬元以上的獎勵。
邵明認為,百萬級獎勵金是一個合理的數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疊加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一些企業的確生存較為困難。他建議,直播電商作為一個新業態,政策力度還可以適當再大一點,放水養魚才能把市場打造得更好一些,讓直播電商行業能逆勢上揚,一方面得到消費者的喜歡和認可,另一方面帶動更多的商家、企業加入。
但業內人士也有擔憂,1億元起評的銷售額是否過高?
李鄧等算了一筆賬,按照年銷售1億元的標準算,每月銷售額833萬元,假設每月直播15場,基本上是隔天直播的頻次,退貨率保守估計在50%,那么單場直播也要有百萬級GMV,但實際上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主播著實不多。
對比滬杭兩地政策,上海更為宏觀,聚焦直播電商對其他業態的賦能。如“直播+生活服務業”“直播+產業供應鏈”“直播+消費扶貧”“直播+會展活動”“直播+跨境電商”等。此外,上海還將直播電商與當前重點發展的夜間經濟、品牌經濟、首發經濟等進行了結合。
而杭州市的《意見》相對更細化,在資金支持、辦公場地租金減免、人才福利等方面都落實到了具體的條款,在著力打造的直播電商產業鏈、直播電商園區中也針對性地進行了特色化的延伸。
在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看來,從兩地的政策可以看出杭州和上海在電商(含直播)和產業上的差異化發展。
“上海在營商環境、品牌、消費市場等方面具有優勢,對新業態具有強勁的吸引力,同時品牌、企業在保持行業領先的動力驅使下,也會最快擁抱最新的模式。因而,上海應該發展的是更適應上海本地產業特點、城市特性,圍繞品牌、新品、引領性消費的直播產業。”崔麗麗說,“杭州則應構建大而全、普適性的直播產業,可能會涵蓋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客戶價值、不同內容類型的直播業務生態。”
邵明也給出了類似的建議。他強調,兩地同屬于長三角經濟圈,首先是要避免同質化的競爭。上海作為平臺經濟的發展的沃土,總部經濟也經過多年發展,因而在直播電商行業發展規劃中應該有更高的站位,而杭州要從平臺的打造、產業鏈的高附加值等層面,進行差異化競爭。
建議從業人員分級認定
不僅是長三角,直播電商已然成為2020年全國最受關注的行業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全國已有十數地出臺了與直播相關的政策意見。比如,3月廣州市出臺了《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提出要打造直播電商之都。5月,重慶市出臺《重慶市加快發展直播帶貨行動計劃》,提出將重慶打造成為直播應用之都、創新之城。同月,青島也出臺《青島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提出打造直播電商領先城市等。
政策激勵下,行業發展迅速。
杭州市商務局數據顯示,2020年2月以來,廣州淘寶直播商家激增4倍,開播場次反超杭州,拿下全國第一。為應對不同城市的競爭,杭州市商務局提出,杭州不應在政策層面落后其他城市,應從數字經濟新興產業的角度看待網紅經濟,盡快出臺重量級政策,推動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城市間的直播政策大戰的本質是對于直播產業的爭奪,一方面是對直播產業高地的占領,另外一方面是直播產業對于城市現有產業(特別是消費品行業)的帶動作用。因為直播是采用一種新的方式促銷費,而且在未來3-5年應該是線上銷售的必選項。”崔麗麗表示。
與過去野蠻生長相比,直播電商行業的規范度有了大的提升,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行業仍需要政府加緊監管,為行業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以人才引進為例,多位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希望直播行業也有一個工種等級劃分,依據等級不同給予直播電商從業人員區別化的獎勵。
蔥蔥還建議,可以帶貨量為衡量指標,分級給予相應的補貼和福利。“獎勵的內容可以涵蓋住房補貼、現金獎勵、子女就學等方面,甚至是政府是否會給工作室一些宣傳的渠道,給予主播個人一些身份上的認可,參與官方的活動、會議等。”
對此,邵明表示,“直播電商可以列為一種新的工種,并增加對相關人才的標準制定。通過體制機制保障,不僅有利于直播產業更好發展,同時也是對直播從業人員的一種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