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來了!“共筑新偉業”少不了營養健康產業
庶正觀點
隨著健康理念興起、 消費升級和人口老齡化,中國營養健康市場顯露出巨大的增長潛力,必將成為資本市場、消費市場、甚至學術研究爭相角逐的高增長領域。
在科技創新和投資增加雙重因素推動下,市場業態將加速向快消化和專業化蛻變,做好準備的企業不僅可以收割存量市場,并且有更強大的力量開發增量市場。
2021年全國兩會即將開幕。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兩會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審查、討論“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這將是指導今后5年及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2035年要建成健康中國
去年10月,國家發布的《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將建成健康中國,列入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
上述文件指出,要將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的重要一環。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織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加快發展健康產業,也提上日程。
文件同時要求,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生物安全保護,提高食品藥品等關系人民健康產品和服務的安全保障水平。
健康消費需求暴增
中國已經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為重大戰略任務。
一方面,”疫情“給全球的消費者都帶來了壓力,健康但又成為普遍性焦慮。
由淘榜單發布的《2021直播時代新健康消費洞察》顯示,2018-2020年淘寶直播生態下新健康消費關聯商品類目(包括保健食品、膳食補充劑、健康家居、運動裝備等)成交年復合增長率為325%。
巨量引擎聯合尼爾森發布的《2020十大消費新機遇》顯示,75%的調查對象為了健康將進行更多的運動、購買更多的保健品、健康營養品等。
另一方面,中國是營養健康產品原料生產和委托加工大國,占有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在世界營養健康產業鏈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海關總署近日表示,全球疫情暴發后,“宅經濟”下,越來越多的人們注重健康和養生,對保健食品需求持續上升。據南京海關所屬宿遷海關統計,2021年以來,宿遷地區出口保健食品136.76噸,同比增長490.5%,呈現猛增趨勢。
(圖片來自海關總署)
可見,大力發展營養健康產業順應時代發展需要。
須從頂層設計解決“大而不強”
但從全球產業鏈的分布上看, 中國的營養健康產業鏈仍然處于最上游,附加價值低,商業品牌境外輸入多但輸出少,呈現出大而不強的狀態。
營養健康產業當前的消費環境、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消費者的高品質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產業活力并未得到真正的釋放。
在2019年、2020年兩會代表委員針對健康產業發展以及保健食品雙軌制提出了大量建議。
對于改革,消費者和產業界的心情都是迫切的。
今年3月1日,輔酶Q10、褪黑素、螺旋藻、破壁靈芝孢子粉、魚油等五種保健食品原料目錄正式實施,這標志著首批功能類保健食品原料產品備案工作啟動。保健食品備案管理將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健康產品的多元化需求。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司司長周石平在接受采訪時表態,“保健食品注冊備案雙軌制改革要統籌發展與安全,既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又要嚴格落實‘四個最嚴’的監管要求。在改革推進過程中,要不斷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在監管方式、方法手段上改革創新,持續發揮傳統有效監管手段作用的同時,積極探索運用信用監管、智慧監管等手段,有效提升監管效能。”
庶正結語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們看到監管部門從規范市場入手,聯合行動開展了最大力度的整頓,形成整治食品、保健食品市場亂象的合力,對不法企業和違規行為起到了極大的震懾和規范作用。
我們也看到,監管部門在積極的推進制度建設, 努力讓行業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行業的一些現狀是歷史遺留問題與改革過渡相互交織的結果,必須用改革的思維、創新的舉措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營養保健食品行業走向成熟必經歷三個階段,從神秘化、到生活化、再到科學化,現在是生活化階段的開端,消費者在成熟,優秀的企業在做正面的引導,產品在走進日常生活。
接下來,將進入科學化階段。
期待頂層設計在改善創新環境方面發力,讓企業能夠更加有積極性的通過技術創新強化產品力和服務力,更好的參與國際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