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真瓶裝假原料,上海一對情侶銷售名牌假冒化妝品被抓獲
愛美女生總離不開購買一些喜歡的化妝品,一些高端品牌的化妝品動輒就是2、3000元一瓶,而有些微商竟然向消費者以3折至5折的價格進行銷售,并獲利近300萬元!
近日,一個專門在網絡上銷售名牌假冒化妝品的微商被抓獲。而他們采用的手段真可謂嘆為觀止。
這就是犯罪嫌疑人以及微信朋友圈里發布的營銷推廣的廣告,喜歡大牌化妝品的女生們一看就知道:
一些被資深美妝達人戲稱為"前男友"、"小紅瓶"、"鋼鐵俠面膜"的高檔化妝品,竟然售價打折到了4、5折。
記者看到:這些假冒的化妝品中涉及蘭蔻、海藍之謎、SK2、迪奧等高端品牌,而一些需要2、3000元價格的正品,竟然在微信朋友圈賣5、600元,明顯與距離市場價格相去甚遠。
這樣的讓人感到疑竇叢生的價格,卻在微信朋友圈里賣得很火。
這背后,一些既有愛美之心、又囊中羞澀的女生紛紛動心購買。
據介紹:從事售假行為的是一對來滬情侶,女子侯某從事化妝品導購多年,經驗豐富,她從網上購入真的空瓶、再買來低端的化妝品原料,隨后自己調香填充。
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傅檢察官:“是從2019年的5月份到2020年的6月份,作為資深化妝品導購的侯某,她就萌生了做假的化妝品的念頭。”
“她就在咸魚平臺上購買了大量名牌化妝品的真品的空瓶子,然后從網絡上購入一些化妝品的原料、護膚品的原材料,通過自己的變味、調制一下,灌入真品的空瓶子內,制造了大量假冒的化妝品。”
沒想到的是,生意越做越好、甚至還有下游微商幫著加價銷售,而所采用的名義都是以所謂的"瑕疵正品","尾單"等名義銷售,侯某和男友以正品2、3折的價格賣給下家,下家再以5、6折的價格賣給消費者。
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傅檢察官:“主要是通過微信銷售、咸魚平臺銷售,案值達到了近300萬元。”
“聽說她的男友也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了?在后期她有大量訂單的時候,她的同居男友就幫襯著發貨,有時候也找一些買家,共同銷售這些制造的假冒的化妝品。”
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傅檢察官:“這兩人以非法盈利為目的,大量制造假冒的化妝品,已經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涉嫌的金額已經達到了300萬,建議量刑大概是在4年半 。”
而在提審過程中,當侯某聽說自己的量刑為4年半時,頓時懊悔不已,哀求不止。
犯罪嫌疑人:“給個機會吧。量刑太高啦!知道了,我現在認錯了。你覺得這樣值得嗎?不值得。”
在訊問過程中,犯罪嫌疑人還稱:“我是以撤柜商品進行銷售的、撤柜商品。”
檢察官提醒:消費者應該到專柜等正常途徑購買商品,不能貪圖便宜購買;而使用的商品的空瓶等包裝不要流入二手市場、謹防被不法人員再次利用。
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傅檢察官:“大家在購買化妝品的時候還是要通過正常途徑,千萬不要被所謂的"原單正品"、"尾單"等這種噱頭被騙。”
“天上可能掉餡餅、也可能掉陷阱,我們同時要提醒消費者,如果是知假買假的話,這種情況不僅自己遭受損失、也得不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的保護。”
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傅檢察官:“在這里要提醒大家,如果您購買了正品的、原裝的大品牌的化妝品,比如奶粉罐、白酒瓶等,我們千萬不要去轉賣空瓶、也不要隨意丟棄,我們應該先損壞再丟棄、多這么一個步驟,減少被不法分子造假的機會,共同營造尊重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