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專項審查防保健品“掛羊頭賣狗肉”
揚子晚報記者1月6日從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在全省率先開展了保健食品配方工藝和標簽說明書合規性專項審查。截至目前已經完成了23家生產企業132個品種的審核,共發現不一致項目數147個。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薛玲
重點審查五個方面
此次審查的重點包括:批件、原始申報配方、工藝是否完整;工藝規程配方與原始注冊備案一致性;生產記錄中配方工藝與工藝規程一致性;標簽說明書與注冊/備案一致性;警示用語和功能聲稱等。
此次專項審查重點集中在五個方面。
檢查中共發現不一致項目數147個,其中標簽說明書與注冊/備案合規性發現不一致項目數63個,占比42.86%;警示用語和功能聲稱不一致性項目數發現36個,占比24.49%;生產記錄中配方工藝與工藝規程不一致項目數發現22個,占比14.97%;批件、原始申報配合、工藝完整方面發現不一致項目數13個,占比8.84%;工藝規程配方工藝與原始注冊備案不一致項目數為13個,占比8.84%。
有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失真”
此次審查中,標簽說明書與注冊/備案不一致項發現問題較多,主要代表問題有:投訴服務電話字號小于“保健功能”字號;未明示“投訴服務時段等信息”;經電離輻射處理過的保健食品,未在“主要展示版面”的保健食品名稱附近標明“輻照食品”或“本品經輻照”;主要原料標示為非規范通用配料名稱;產品名稱中字符的字體大小差異較大;“不適宜人群”及其內容未比“保健功能”字體大等。
警示用語和功能聲稱不一致項,主要代表問題有:未按市場監管總局《保健食品標注警示用語指南》規定要求標示警示用語:未完整標示“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等。
“一企一冊”逐一整改
揚子晚報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審查中發現的問題已及時記錄匯總并“一企一冊”,市場監管部門也通過召開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配方工藝、標簽說明書專項審查通報會,要求各企業根據專項檢查反饋表逐一進行整改落實,需向市場監管總局、省市場監管局報備變更的要及時進行報備。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物
此次審查,通過排查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基本實現了生產環節“原料來源清、添加物質清、產品品種清、宣傳標識清、銷售方式清”的既定目標,并進一步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提升南京地產保健食品質量管理水平。
需要提醒市民的是,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代替藥物。如果看完保健食品的標簽內容還不明白的,請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再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否使用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