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老年人的血汗錢? 天價保健品背后的“營銷術”
熱直銷網快訊 新華網四川頻道10月20日專電(本網記者吳光于)一瓶60粒裝的“硒維膠囊”價格高達11000元,推銷人員百般花言巧語,許諾“VIP”可以14000的價格購買兩瓶;一盒號稱“日本進口”的50粒裝的納豆膠囊,價格高達9600元,在“買一贈一”的誘惑下,59歲的成都市民王建國(化名)最近花了2萬多元欣然購回了這些“保健品”。
百米內3家保健品店 營銷鎖定老年群體
記者近日來到位于成都市錦江區工農院街的“健和商貿部”,走進一米多寬的小門,只見一個血壓計放在小桌上,墻壁上掛滿了保健品廣告,不足20平米的房間儼然一個“小課堂”——墻上掛著電視機,循環播放著養生節目,一群老人圍坐著看得全神貫注,一位年輕的女性正殷勤地端茶遞水,“叔叔阿姨”叫得很甜。
周邊居民告訴記者,這個小門面是這一帶最熱鬧的地方,經常開展唱歌、詩歌朗誦等活動。“我們這一帶的居住很多都是兒女不在身邊的老年人,平時沒有什么地方打發時間,這些店搞些小活動很容易吸引他們。老人的錢好賺,又是用于保健,兒女不好反對,商家就是看準了這點。”一位居民說。
在離“健和”不到20米的地方,則是一家“美康寶特色食品會員團購超市”。當記者在該商鋪內發現,左側的墻壁上掛滿養生知識展板。右側則稀稀疏疏放著幾桶食用油和大米。上方的架子上擺放著一排“礦寶牌礦物元素口服液”的包裝盒。見到記者,工作人員顯得非常警覺,多次詢問“你是干什么的?”
當記者表示想了解一下該口服液的價格和療效時,該工作人員開始含糊其辭,并表示“價格不一定,療效也不一定”,并稱“商店只負責推廣,價格由廠家訂,如果遇到搞活動,會有優惠”。當記者進一步詢問曾經銷售過的價格時,該工作人員便不再理會。
在不到50米的另一家保健品商店“唯創國際·益生健康”記者發現,中午該店大門緊閉。“這些人只做老年人生意,中午老年人都要休息,他們也休息。”一位鄰近的商家說。王琦根據包裝推測,王建國購買的“硒維膠囊”便是從該處購得。
一位在“唯創國際”隔壁購物的婦女告訴記者,她70多歲母親前幾年將辛辛苦苦積攢的3萬多元血汗錢全部用在了保健品購買上。當他們按照包裝盒上的地址尋找生產廠家時,發現只是東光小區的一個居民院落。
“專家”洗腦 保健品來路可疑
王琦告訴記者,自從父親去年被診斷出高血壓,就開始千方百計地尋找“偏方”。一次在散步的時候,被一個搞“免費測體質”的年輕人盯上后,就三天兩頭地往保健品店里跑。
他還多次背著家里去聽“養生講座”。組織者不但報銷來回車費,還常常送一些小禮物。正規醫院里醫生開的降壓藥可以不吃,但“專家”的話一定要聽。
為了阻止父親繼續花冤枉錢,王琦到正規藥店詢問過“硒維膠囊”的價格,普遍在百元左右。然而,王建國卻告訴她,營銷人員早就說過,除了他們賣的,市場上沒有真東西。
“人家連那么貴的猴菇餅干都舍得送,怎么可能是騙子?”面對女兒的懷疑,王建國多次為商家辯解。他還多次強調“樓下的那個鄰居,自己就是醫生,她都在吃!”
自從聽了講座,他開始給老伴傳授“養生理論”,老伴對此一籌莫展。
雖然高價的納豆和硒維膠囊已經服用了兩個多月,王建國的高血壓并沒有好轉,自己也承認“暫時沒有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對此,他的解釋是“專家說的,凡事得有個過程”。
王建國購買的“天農海普牌硒維膠囊”包裝顯示,該產品為北京中高海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批號為“國食健字G20100287”。記者登錄該公司網站發現,網頁上展示的產品與王建國購買的包裝完全不同。記者還多次撥打包裝瓶上的咨詢電話,卻都無法接通。登錄瓶身上的網址,發現是一家名為“唯創國際集團”的公司。
而在“唯創國際集團”的網站上,記者只發現了蜂蜜、蜂膠、猴菇餅干以及參靈草等產品,并無“硒維膠囊”。
而“新一代日本天然超級納豆激酶”更加可疑,整個包裝盒上沒有中文標識,只附有一張薄薄的說明書,無產品批號,也無衛生許可證號。
不法商販賺足腰包 保健品市場亟待規范
近年來,各地針對老年人的“天價保健品”屢被曝光,可是仍有大量的老人“前赴后繼”上當受騙。
相關專家表示,老年群體信息判斷能力較弱,容易輕信“權威”、“專家”的聲音,為不法商家提供了可趁之機。他們往往根據老年人這一心理,請來所謂的專家來點評“高科技產品”、“國際領先技術”。
商家在營銷時往采取先免費贈送、提供服務,利用老年人晚年孤獨的心理,大打親情牌,贏得好感后再“溫柔一刀”痛宰下去。加上受雇的“托”,老年消費者很容易上當受騙。
四川省食藥監局負責人員表示,由于目前保健品都是由市場定價,沒有具體法律對價格進行規定,給保健品任意定價提供了空間。
四川大學法學院學者王有糧說,保健品市場的亂象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監管。目前針對保健品行業重審批、輕監管的現象非常突出。
他說,保健品的監管涉及包括食藥監、工商、質監、公安、衛生等多個部門,加強部門協調、理順監管機制,突破條塊分割的藩籬勢在必行。“牽涉的部門利益太多,誰都不愿意唱黑臉,保健品市場的管理并非辦法管,關鍵在于愿不愿意管。”他說。
他還表示,加大對不法分子的打擊力度、增加其違法成本才能打壓囂張氣焰。
近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專門發布通知,要求整頓電視養生節目,嚴禁發布廣告,并規定此類節目只能由電視臺策劃制作,社會公司不得參與。
“政府對免費義診、免費體檢、養生節目、養生講座等活動要進行嚴格審查監督,子女要多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和情感需要,才能有效防范老年人上當受騙。”王有糧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