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醫療美容行業再受監管關注。一方面,市場監管總局發文規范醫療美容廣告。另一方面,衛健委等八部委也在2021年年中啟動了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 整體來看,醫美行業的監管正在趨嚴。事實上,就連近日熱播的電視劇《掃黑風暴》也揭示了“美麗貸”因涉嫌“套路貸”而遭到打擊。與之相關的是,一條與醫美相關的灰色產業鏈得以曝光。 為容顏多嬌,竟引“錢袋”離腰,背上巨額債務,甚至為了還債去出賣
今天老吳想跟大家聊一聊,有多少社交新零售沒有直銷社交基因? 之所以要講這個話題,是因為在社交電商、新零售領域赫赫有名的吳召國,最近又有了新動作,和王老吉合作賣啤酒,并宣稱最后會退出這個行業。 前一段時間,銷貓新零售公眾號在一期“喵妹兒拆模”欄目中就對吳召國賣啤酒的模式與大家做了解讀。老吳覺得做得非常好,看過之后也有幾個感受想與大家分享。 第一,這一次吳召國做的是多層次的分配機制;第二,這
9月6日,從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長三角地區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簡稱《意見》),強調要加強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實現保健食品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蹤、責任可追究,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截圖自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意見》指
在當下的護膚界充斥著兩種護膚理念,一種崇尚安全溫和護膚,另一種則是“猛藥式”的對癥護膚,即原本的功效性護膚。 回望2021年的化妝品市場,功效性護膚可謂當之無愧的行業熱詞TOP,但不得不說有太多品牌只是打著功效護膚的幌子吸引消費者,或將其概念泛化,使其模糊甚至失去其最初的意義。 究竟如何定義功效性護膚品? 百度給予的解釋是:“功效性護膚品是指專門針對問題性皮膚人而設計的,具有特殊用途的護
在消費升級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品牌想從改變產品的包裝入手,打造出符合消費需求的產品包裝。而保健食品、健康食品包裝不僅要美觀,還要滿足消費者對安全、便捷、可持續發展的期待。 近日,為解決食品化妝品過度包裝問題,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組織相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技術機構,對2009年版標準進行了修訂,制定發布了新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GB23350-202
在中國充滿爭議的NMN還沒來得及火爆,就被市場監管總局的一紙禁令叫停。繼NMN之后,近日,另一種在歐美大為流行的產品大有席卷消費市場的態勢,與NMN一樣,CBD正在試圖通過跨境電商的方式,或者借道香港、澳門等通路,曲線進入大陸消費市場。 而這種新產品極有可能抄的“一條近道”,正是直銷。 最近,已經有多家主打CBD產品的直銷公司在中國市場異常活躍。 01 CBD(大麻二酚)在我國 CB
近日,“權健”被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平臺官網“下架”的消息刷屏朋友圈,這兩年,已有“雅芳”和“權健”相繼從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平臺官網下線。目前,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平臺公布的直銷企業只剩下89家;而自2018年3月16日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平臺官網公示漢德森日用保健品(上海)有限公司獲得直銷牌照信息后,至今再無新企業獲公示。下面是直銷快評網根據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平臺官網整理的拿牌直銷企業名單。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炒作再迎強監管。“我們也再次提醒廣大群眾,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不是法定貨幣,也沒有實際的價值支撐,相關交易純屬投機炒作,要增強風險意識,自覺遠離,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如果發現相關非法集資犯罪線索,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副局長尹優平日前在媒體吹風會上再次重申。 業內人士認為,人民銀行重提比特幣監管,再次表明了我國監管層對于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及其交易
9月2日下午,省局競爭執法局鄭文寶局長、黃靜副局長一行來淮,對直銷企業“完美(中國)有限公司”在淮設立的鳳凰山工業園區生產基地進行實地調研;在查看該企業設備工藝流程、產品研發情況后,與該企業淮北負責人進行了現場座談,聽取了企業生產經營、運行模式、內部管理等方面的匯報,肯定了企業以產品為導向合規經營,積極探索創新經營模式,保持企業穩定與活力方面所作的探索和努力;最后,鄭文寶局長強調:監管部門要進
近日,護膚圈討論熱度最高的,莫過于經典美白成分“377”了。▲圖片來源:小紅書 據國家藥監局網站消息,前不久,國家藥監局在進行國產普通產品備案質量抽查時發現一些企業在普通產品中添加了僅具有美白功效的原料苯乙基間苯二酚(俗稱377),上述添加了苯乙基間苯二酚的備案普通產品涉嫌違反《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各省藥監局已經開始依法進行處置。 “377”成分到底是什么? 苯乙基間苯二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