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蘇世民書院師生走進同仁堂 被中式養生文化“圈粉”
3月28日下午,由中國國際經濟與文化交流促進會主辦的走進中華老字號系列活動第三站“走進同仁堂 享中醫藥文化之旅”舉行,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師生來到同仁堂,通過參觀體驗和互動交流,感受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和中醫藥創新發展的獨特魅力。
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新加坡、德國、意大利等國家的20余位嘉賓,在國家金牌導游、中軸線傳播達人、東城區知聯會文化專委會主任竇俊杰的帶領下,先后到同仁堂股份公司大興分廠和同仁堂知嘛健康零號店參觀,并舉行了文化沙龍。新華社、中國新聞網、中國教育報等媒體現場采訪報道。
在同仁堂股份公司大興分廠,師生重點參觀了同仁堂中醫藥文化智慧展示中心和現代化生產線,深入了解中醫藥文化、同仁堂歷史、傳統制藥非遺技藝、現代化制藥工藝。
師生對傳統制藥技藝表現出濃厚興趣。應嘉賓們的熱情要求,現場連續進行了2次手工搓丸展示,高超的技藝贏得了一片喝彩。多位嘉賓還輪流上陣,體驗了手工泛丸的操作。
通過參觀中草藥背景墻、現代化生產線,師生加深了對中草藥知識的了解,進一步理解了同仁堂對“上等 純潔 地道”藥品品質的追求和對“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祖訓的恪守。
師生們欣賞了太極拳世界冠軍高崇的太極拳表演,并在其帶領下體驗八段錦,感受什么叫氣沉丹田,哪樣叫左右開弓。
一套八段錦練畢,師生們頓覺神清氣爽,仿佛任督二脈被完全打通,精神抖擻地轉場到下一站——同仁堂知嘛健康零號店。
在同仁堂知嘛健康零號店,師生觀看了“無人售藥機”取藥,參觀了精準食療、精準抗衰、精準醫療等區域的展示,深入了解同仁堂結合傳統養生理念與現代時尚生活方式創新研發的產品和服務,體會“The way you eat ,the way you live”中蘊含的養生智慧。
“桃花水、早安水、熬夜水,哪款適合我呢?”一位來自英國的嘉賓好奇地問道。工作人員在了解其需求后,向他推薦了早安水,可幫助他起床后迅速恢復元氣,開始活力滿滿的一天。
在互動體驗環節,師生們在同仁堂講師的引導下制作中藥香囊,感受中醫藥天人合一、順時養生的理念和同仁堂人的制藥匠心。
許多師生可能一時無法記住這些藥材的名稱和功效,但到了手工操作環節,大家一下子來了興致,紛紛手持杵臼、奮力搗藥?!癆nyway,anyway!”活動現場充滿了搗藥聲與歡笑聲。不一會,一個個手工DIY春季養肝中藥香囊就成型于每個人手中,讓大家愛不釋手、聞個不停。
北京市勞模、同仁堂大柵欄藥店醫館中醫師李德亮現場為嘉賓把脈問診,并針對不同的身體狀況提出治療和養生建議,讓嘉賓們直呼神奇。
在“中華老字號的傳承與發展”主題沙龍上,師生們首先通過宣傳片《天下同仁》,進一步了解同仁堂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心路歷程。隨后,來自中國國際經濟與文化交流促進會、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同仁堂集團的4位嘉賓進行了深度交流。
圖1
圖2
圖3
圖4
中國國際經濟與文化交流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劉江(圖1)從天、地、人三個方面,闡述了中國文化對自然規律的尊崇、同仁堂對技藝和匠心的傳承、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愿望。
同仁堂集團總經理助理嚴晗(圖2)強調了同仁堂對產品品質的極致追求和對制藥工藝的精益求精,提出老字號的傳承與創新相輔相成,今后將繼續加強中醫藥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傳播,同時期望與清華大學進一步開展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動老字號的創新發展。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助理傅強(William Chad Futrell)(圖3)介紹了書院在加強中外交流互鑒方面發揮的作用,表示本次活動是展示同仁堂創新發展成果的一次好機會,有助于外國朋友了解中醫藥文化。
同仁堂集團黨委宣傳部(文化傳承中心)副主任孔燕萍(圖4)從五行、五音等中國傳統文化入手,以同仁堂傳統炮制技藝為例,深入講解了同仁堂中醫藥文化內涵。
嚴晗回答了現場嘉賓關于同仁堂創新研發大健康產品、構建現代商業模式的現場提問。
最后,沙龍座談嘉賓向蘇世民書院師生頒發了“中醫藥體驗官”榮譽證書,共同表達了對同仁堂永葆基業長青、造福世界人民的美好祝愿。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