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健食品企業因委托生產被罰!市監總局:監督管理辦法即將出臺
近日,北京一企業因委托生產保健食品不合格被罰。
今年1月,據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顯示,安徽圣焱藥業科技有限公司(阜陽)銷售的、標稱北京中加保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安徽圣焱藥業科技有限公司(阜陽)生產的保羅牌葛根靈芝孢子粉膠囊,霉菌和酵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安徽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1月17日發布的食品安全抽檢不合格信息
因此,作為委托方的北京中加保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委托生產不合格保健食品,被北京市通州區市場監管局罰款6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628.5元。(京通市監處罰〔2024〕91號)
截取自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此前,作為受托方的安徽圣焱藥業科技有限公司已因生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保健食品被處以罰款20000元,并沒收違法所得628.5元。
截取自愛企查
保健食品委托生產正走向主流
隨著經濟社會與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食品委托生產因合理配置資源、降低投資成本、提高運行效率、縮短上市周期等優勢,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青睞,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生產加工方式,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食品行業的發展。
保健食品是特殊食品大類中唯一準許委托生產的品類, 根據《保健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保健食品委托生產即“委托方為保健食品注冊證書持有人”“受托方為持有食品生產許可的食品生產企業,能夠完成全部生產過程”。
一項關于上海市保健食品委托生產情況的調查顯示,上海市的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中涉及委托生產的占比64.86%,委托生產的產品數量占比61.09%。 可見,委托生產已成為保健食品的主要生產模式。從行業發展來看,保健食品委托生產具有提高企業專業化生產水平、避免重復性建設與資源浪費等優勢。
但同時,委托行為中,管理鏈條延伸、責任辨析欠清,給產品的質量安全埋下了風險隱患,增加了監管中的風險。據該調查顯示,上海市保健食品委托生產的問題和風險主要包括。保健食品老舊批件偏多、企業研發、技術能力較弱、委托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欠清、委托生產的法規有待細化以及跨區域異地監管有待優化。
《食品委托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即將出臺
為解決食品委托生產中容易出現的委托雙方安全責任不夠清晰、委托生產信息不夠透明、跨地區監管協同不暢等問題,總局起草了《食品委托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已與近日完成征求意見工作。
庶正康訊科學與法規中心負責人李芃表示,委托加工環節在整個產業處于“承上啟下”的鏈接作用,是食品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一直以來對委托加工的監管討論就從未停歇,從最早的《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中擬禁止委托加工,到2022年《食品委托生產監督管理辦法》被列入總局的立法計劃,此后亦有行業征求意見稿在協會組織下進行過討論。本次的征求意見稿中對委托方和受托方的責任和義務均有所要求,非常值得保健食品企業關注。
3月5日,總局表示《食品委托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共收到1346條意見,下一步,將根據征求意見情況進行修改完善,按程序推進有關工作。
參考資料:
[1]施錦,秦玉青,孫業要.保健食品委托生產的問題及監管對策淺議[J].輕工標準與質量,2024(01):63-66.DOI:10.19541/j.cnki.issn1004-4108.2024.01.008.
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告(2024年第3期)
https://amr.ah.gov.cn/sjfb/jdccsj/spaqjdcjxxdtg/149074751.html
關于《食品委托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情況的反饋
https://www.samr.gov.cn/hd/zjdc/jgfk/art/2024/art_4763285e84a44f80bc4249d02c99e75b.html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