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消費謹記三句話
大健康時代背景下,消費者對健康生活需求不斷提升,為健康買單已成為一種消費習慣。其中,以保健食品為代表的健康消費日益呈現出增長態勢。
但面對琳瑯滿目的市場,不少消費者對保健食品存在認識誤區,不知如何選購、食用保健食品。為提高消費者對保健食品的識別能力,幫助消費者正確選擇和科學食用保健食品,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專門帶來保健食品消費提示,幫助大家在消費過程中正確認識、合理選購、科學食用保健食品。今天,官微菌跟大家一起來學習:
如何正確認識保健食品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保健食品》(GB16740-2014),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的區別
辨別真假保健食品
凡是經國家有關部門正規批準的保健食品,外觀標識上有保健食品注冊證書或備案憑證上的文號(包括國食健注、國食健字、衛食健字、衛食健進字、衛進食健字、食健備等)和“小藍帽”標識,并且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臺”中能檢索到批準文號的,方為正規產品。
如何合理選購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消費者選購保健食品,特別是少年兒童、中老年人以及疾病患者選購保健食品時,要謹防虛假夸大宣傳行為和盲目消費,更不能將保健食品用于治療疾病。
消費者在選購保健食品時,應牢記以下選購要點:
購買正規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審批的,有保健食品注冊證書或備案憑證上的文號(包括國食健注、國食健字、衛食健字、衛食健進字、衛進食健字、食健備等)和“小藍帽”標識的正規產品。
記牢按需購買,不盲目跟風。要理性選購保健食品,根據特定群體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身健康需求的產品,而不是盲目、跟風選購。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預防疾病,更不能代替藥品治療疾病。注意識別非法銷售者的一些常見套路,例如夸大宣傳保健食品“治療疾病”,從而達到誘購、騙購的目的。
保健食品一般是長期食用才能達到保健的目的,不能期望所謂的“速效”、“療效”,宣稱這類效果的產品往往是非法添加了違禁成分的不正規產品,注意識別,謹慎購買。
到正規合法的店鋪購買,索要正規的銷售憑據。只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的經營企業才能售賣保健食品,高度警惕非法銷售者以產品銷售為目的的健康知識講座、專家報告、會議銷售、免費試用等活動,以免上當受騙,甚至危害健康。
消費者如對所購買的保健食品質量安全有質疑,或發現存在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請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也可撥打投訴舉報電話:12315。
如何科學食用保健食品
現代人經濟水平良好,雖然多數并不缺乏食物,但因為飲食精致化,導致熱量攝取過多,但營養卻攝取不足。當國民的健康需求出現井噴,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購買保健食品,以達到補充營養、平衡膳食的目的。但如果沒有科學食用,反而會讓保健食品沒有發揮健康益處。
忌服用過量、盲目服用。消費者需仔細閱讀標簽及說明書,認真查看食用量、食用方法、注意事項和適宜人群,避免因服用過量或不當產生副作用。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其他食品。保健食品不含全面的營養素,不能代替其他食品,但對人體有營養作用。日常生活中要堅持正常飲食,合理膳食,因飲食不均衡而出現的營養缺乏,可以合理補充相應的營養補充劑。
營養素補充劑類保健食品并非吃得越多越好。人體的正常機能運轉需要的是營養素均衡,過量的營養素會造成機體代謝異常,損傷健康。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攝入適宜種類、用量的營養素補充劑。
注意與藥物的作用。有些保健食品可能會與藥品發生相互作用,建議患有心臟功能、肝腎功能疾病者或正在服用藥品的消費者在服用保健食品前應遵醫囑。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尤其聲稱特定功能的保健食品,如聲稱輔助降血脂、輔助降血糖、輔助降血壓的保健食品,并不能代替藥物的作用,病患人群服用保健食品時需遵醫囑;適宜特定人群可根據自身健康狀進行合理補充。
作為具有悠久保健養生歷史的大國,消費者對保健食品的需求一直不斷增長。但在日常養生及選購保健食品時,需要樹立科學的營養觀、健康觀,牢記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藥品的客觀心態,才能正確使用保健食品,正確保健養生,助力健康。
保健食品消費謹記三句話:
正規渠道認藍帽;
不是藥品不治病;
合理消費適量買。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