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的“身份證”有了統一規范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保健食品標志規范標注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導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者進一步規范標注保健食品標志,引導消費者準確識別和理性購買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標志俗稱“藍帽子”,是依法經注冊和備案的保健食品的專有標志。《指南》在保留原先保健食品專有標志圖形、顏色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保健食品標志框架、圖形比例等內容。(具體內容戳這里 )
小市提醒
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者
應切實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按照《指南》規范標注保健食品標志,可在生產經營場所、專區專柜、廣告中使用保健食品標志;可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結合自身實際在保健食品產品運輸箱、中轉箱等包裝材料上規范使用保健食品標志。
消費者
在購買保健食品時務必多留心,做到三看:
“一看”銷售主體是否具有保健食品經營(銷售)資質,營業執照經營范圍是否包括保健食品的銷售;
“二看”是否設置專區專柜以及“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用于治療疾病”警示語提醒,保健食品并非藥品,切勿輕信虛假宣傳而耽誤疾病治療;
“三看”產品標簽上是否有規范的“藍帽子”標志,是否標識有效的保健食品批文,包括注冊或備案的,同時留意生產日期、保質期、適宜人群等。
特別提醒:不參與假托免費體檢、免費旅游、免費試用、免費講座等手段推銷保健食品并作虛假宣傳的非法“會銷”活動,謹防上當受騙。
一旦發現有違法違規情況,及時撥打12345投訴舉報。
拓展閱讀
近年來,寧波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加強保健食品監管,督促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者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重點針對生產企業開展體系核查,必要時開展物料平衡審計,推動企業提升內部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以雙隨機形式深挖重點經營者風險隱患,生產環節主要核對投料記錄、添加劑使用記錄,檢查是否存在實際使用但未在標簽標注的原輔料、添加劑及其他物質;經營環節主要檢查批發企業、大型商超等是否銷售“三無”保健食品,及是否存在虛假宣傳、夸大宣傳的廣告、培訓音視頻、產品標簽、說明書或口頭營銷行為。
暢通投訴舉報渠道,發揮基層網格員力量,動態排查商業綜合體、街邊商鋪、老年人集中點等重點場所。推進食責險創新、食品安全信用金融試點、“紅黑榜”公示等工作,推動社會共治。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