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同仁堂榮獲多項大獎,展現老字號傳承創新
前言
今年,資本市場充滿了諸多變化和不確定性,在面臨多重壓力的同時,也孕育著機遇。傳統中醫藥企業如何傳承創新發展?堅持長期主義,又如何保持穩定與韌性?
作為擁有百年歷史基因的中醫藥老字號企業,同仁堂(600085.SH)憑借卓越的表現和持續創新,高質量發展成果獲得業界認可。近日,公司接連榮獲了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金紫荊·最具品牌影響力上市公司、北京上市公司百強、ESG優秀案例等多項殊榮,再次證明了其在資本運作、品牌影響力、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都有著不俗的表現。
★
01
榮登雙百榜單
近日,由中國上市公司百強論壇組委會、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華頓經濟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十三屆中國上市公司百強論壇暨第九屆中國百強城市發展論壇”在杭州舉行,會上發布了“2023年中國上市公司百強排行榜”,同仁堂位列其中;與此同時,入圍“2023北京上市公司百強”榜單。
——中國百強企業獎——
榜單是以利潤總額為排序基準,在主要經濟指標方面,同仁堂(600085.SH)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53.72億元,同比增長5.27%;利潤總額27.17億元,同比增長16.76%;歸母凈利潤14.26億元,同比增長16.17%,雙百榜單入選,再次彰顯了同仁堂的可持續投資價值優勢。
同仁堂以打造中藥產業集群為目標,聚焦高質量黨建、高質量科研、高質量生產、高質量營銷、高質量管控、高質量人才隊伍建設等工作;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優化內部管理,規范信息披露;持續推動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三會”有效制衡、科學決策、高效運轉,全力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02
提升品牌影響力
12月15日,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第十三屆香港國際金融論壇暨中國證券“金紫荊獎”頒獎典禮在香港舉行,本屆評選活動經過網絡投票、組委會審定和專家評審,最終遴選出近80家獲獎企業,同仁堂斬獲“最具品牌影響力上市公司”獎項,彰顯了老字號同仁堂的獨特魅力和市場影響力。
——金紫荊獎——
同仁堂始創于1669年,其輝煌的歷史當屬為清宮供御藥,自1723年開始,歷經八代皇帝長達188年,縱觀整個清朝時期,能夠連續百年供御藥的民間藥鋪只有同仁堂一家。歷代同仁堂人將藥材品質、制藥流程以及工藝等方面與清宮太醫院、御藥房的制藥標準相融合, 形成特色鮮明的同仁堂中醫藥文化和制藥技藝。
在藥材質量方面,要求上等、純潔、地道;在制藥環節上,秉持“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質量觀;在品質與工藝上,遵守“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的制藥特色。公司常年生產400多個品規,眾多經典藥品享譽海內外。
近年來,同仁堂既有對歷史底蘊的傳承,又進行了大刀闊斧地創新。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建立以市場和消費需求為導向的營銷體系,成立三大管控中心推進精細化管理等。2023年三季度業績公告顯示,1—9月實現營業收入137.21億元,同比增長25.88%,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13.91億元,同比增長38.67%,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55.81%,多措并舉回饋投資者,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不斷積累雄厚的品牌資產。
03
踐行社會責任
同仁堂的成績不僅體現在產品和服務上,還表現在社會責任的履行。公司積極踐行ESG理念,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展現了國企應有的社會擔當和使命。
做優制藥主業,堅持將傳統制藥技藝與工業化生產相結合,加大智能關聯技術升級改造;堅持師承教育傳匠人精神,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堅持將生產經營與非遺保護相結合,加強傳統中藥材炮制基地建設,持續深化“師帶徒”教育;共建智慧黨建體驗中心,傳承中醫藥文化;深入數字化營銷創新,深挖電商渠道潛力;推進科技研發,驅動質量發展;向幫扶地區捐贈藥品,助力社會公益。
同仁堂始終關注企業與社會和諧發展,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認真履行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責任,深度聚焦“雙碳”目標戰路,持續推動ESG理念和要求融入公司治理、轉型發展和生產運營,ESG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持續提升,攜手利益相關方創享共富美好生活。
憑借深化履行ESG治理職責和在可持續發展工作方面的突出表現,同仁堂成功入選《北京市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環境、社會及治理(ESG)藍皮書》“綜合篇”優秀案例,這一榮譽是對公司ESG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未來的期許。
以此為契機,同仁堂將繼續秉持對傳統中醫藥的堅守和傳承,以積極的姿態追求和探索科技創新,并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社會責任為己任,與業內一道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為醫藥健康事業貢獻自身力量。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