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監局通報化妝品抽檢黑名單,廣東洗護發品是“重災區”
本周,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2023年第63號化妝品抽檢通告,有40批次不合格化妝品被檢出成分異樣。從通告信息來看,涉事化妝品當中洗護發產品占比超一半,為26批次,其中20批次來自廣東。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國家藥監局已抽檢出79批次化妝品中含有禁用原料及成分異樣,其中超一半為洗發、護發、染發產品品類,同時涉事廣東企業占比較大。
不僅如此,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從國家到廣東地方藥監部門的化妝品抽檢通報中,洗發、護發、染發品類均為關注重點。
多次出現“甲基氯異噻唑啉酮”這一超標成分
40批次名單中,多次出現“甲基氯異噻唑啉酮”這一超標成分,比如時代米婭蛋白頭發護理精華膜(廣州夢萱化妝品有限公司)、bathfun黃金原液洗發乳(廣州市蒲金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等均被檢出相關問題。
在11月21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的2023年第60號化妝品抽檢通告中,“古瀾軒秀·植源玫瑰滋養洗發液”“西崇精潤高光發膜”“從頭開始養發護發素(女士專用)”“發康寶羊胎素補養水蠟”“CHUIDU免洗絲滑液”5批次化妝品,同樣存在同一種不合格項目——甲基氯異噻唑啉酮和甲基異噻唑啉酮與氯化鎂及硝酸鎂的混合物(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甲基異噻唑啉酮為3:1)。
公開資料顯示,甲基氯異噻唑啉酮和甲基異噻唑啉酮與氯化鎂及硝酸鎂的混合物在化妝品里的主要作用是防腐劑。從通報來看,相關成分超標顯示出企業生產環節把關不嚴。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洗護需求的升級,中國洗護發產品市場體量將不斷擴大。據青眼情報發布的《2024洗發產品市場趨勢洞察報告》顯示,2019年-2023年5年間中國洗發護發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24%。其中,2023年洗發護發市場規模為651億元,預計到2025年洗發護發市場規模將突破700億元。洗護發市場快速發展,亂象隨之滋生。而作為化妝品生產大省的廣東,相關問題也集中暴露出來。
30天罰款超194萬元
染發劑也是今年以來藥監部門抽檢關注的重點品類之一。
據化妝品報不完全統計,2023年9月1日至9月30日,廣州市監局發布化妝品企業行政處罰案件共41起,部分企業涉及兩種及以上違法情形,累計罰款194.67萬元;9月1日至9月30日,企業因“生產經營未經注冊的特殊化妝品”情形受罰的案件最多,共10起,累計罰款超90萬元。
上述10起案件中,有4起涉及產品為染發膏,累計罰款約41萬元,占該類案件罰款總額的一半左右。
9月15日,廣東省藥監局信息顯示,廣州市敦復化妝品有限公司就因無證生產染發膏產品受到“頂格處罰”,公司被禁業10年,同時法定代表人、公司主管均被終身禁業。
廣東省化妝品質量管理協會秘書長杜洪介紹,“目前申請拿到一個染發特證的時間大約是8—12個月,費用在1.6萬—2萬元左右。”由于染發產品申報周期長、成本高、技術難度大,不少企業鋌而走險,“一號多用”逐漸成為行業潛規則。
來源:南方+記者 李劼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