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推進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 要求直銷企業這樣做
為落實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宣傳教育、依法打擊、整治規范“三箭齊發”的工作要求,7月15日上午,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全市主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廣告單位、網絡平臺、電視購物平臺、直銷企業及分支機構代表近800人召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線上指導會。從廣告活動、公平競爭、特殊食品安全監管等方面對參會企業進行了集中行政指導。
會議指出,召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線上指導會是市市場監管局推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中的一項重要舉措,目的是督促各相關市場主體切實履行首都企業的社會責任,樹立首善意識,堅持首善標準,把維護社會穩定,營造首善社會氛圍的責任融入企業發展基因之中,在尋求企業發展的同時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會議要求,在經營活動中,各市場主體作為廣告的發起者和直接受益者,應當對廣告的真實合法性負責,并確保銷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符合法律規定。電視購物平臺企業既要符合廣電部門針對電視購物頻道管理的要求,也要對展示內容負責,履行好內容審核責任。食品生產企業要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標準和獲得許可時的條件組織生產,保健食品生產企業要保持質量管理體系規范運行,嚴格按照經過注冊或備案的產品配方和生產工藝組織生產,嚴格落實保健食品警示用語標注規定。嚴禁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超范圍超劑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經營者要嚴格落實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制度,認真審核所經營的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是否符合相關法規要求。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要嚴格落實入網食品經營者審查責任,建立健全保健食品管理制度,自覺加強對平臺自營產品、合作商戶資質及其經營行為的審核把關,同時要落實保健食品專區銷售要求,在經營頁面按規定標注保健食品警示用語。
會議強調,食品、保健食品廣告內容應真實合法,不得出現與醫療、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用語,不得出現疾病治療功能,普通食品不得宣傳保健功能。廣告中不得出現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保證,聲稱或者暗示廣告商品為保障健康所必須,與藥品、其他保健食品進行比較,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等法律法規禁止內容,也不得歧視侮辱老年人,更不能以“販賣焦慮”的形式,宣稱普通食品具有增強免疫力、減肥等保健功能。
會議指出,各市場主體應加強內部人員及相應渠道的管理。直銷企業應加強對直銷人員自行印制的印刷品、公眾號等媒介廣告內容的管理,防止出現違法內容。電視購物平臺應規范營銷行為,并對主持人主持電視購物節目的不當表述承擔相應責任。同時,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各市場主體應積極配合開展社會宣傳,充分發揮企業的社會宣傳優勢,讓打擊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工作深入人心,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通過開展集中行政指導,各參會企業表示將按照市市場監管部門要求認真學習,規范經營,會議取得了規范提醒、宣傳教育的效果“雙豐收”。
來源: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