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社交零售十大產業發展報告——社區團購
依托于社區和居民關系,通過線上線下聯合實現生鮮商品流通的一種新零售方式。
概念定義
依托于社區和居民關系,通過線上線下聯合實現生鮮商品流通的一種新零售方式,具有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網絡化等特點。
發展歷程
2015:初見萌芽
拼多多、微商等模式誕生打開團購先河,移動支付手段逐漸成熟并高速擴展使用規模,為社區團購打下技術和模式基礎。
2016年:進入市場
“團長”、“團購群”等專業術語逐漸形成,開始出現零散的社區團購團隊在QQ群和微信群進行運營,雖SKU品類有限,但已初具用戶規模。
2017年:初有成就
垂直類社區團購企業紛紛上線小程序,諸如興盛優選等規模較大的平臺布局APP。商品的SKU品類和數量都大量增長,線下店模式逐步開啟,供應鏈成為角逐中心。
2018年~2019年:高速發展
小程序遍地開花并進入成熟化階段,成為社團團購企業重要的運營載體。美團、每日優鮮等資本逐漸加入,開啟多平臺競爭模式。
2020年:爆發階段
疫情的到來讓社區團購迎來井噴式增長。商品品類和數量飛速擴充,京東、滴滴等互聯網大廠紛紛入局,已成型團購平臺加速融資。
2021年:成熟階段
社區團購模式基本穩定,告別野蠻生長。美團、阿里等資本大廠與興盛優選等老牌平臺持續角逐,橙心優選、十薈團等一大批玩家收縮或退場,形成多頂級玩家并存格局。
模式特點
● 線上虛擬平臺化與線下便利店結合
以小范圍社區為主要銷售場景,以生鮮水果等高復購率商品為主,團長為核心人物。便利店呈小規模、多點式分布,線上線下信息貫通,商品流通效率高。
● 成本低,利潤空間大
社區團購由團長帶動、成員裂變而實現流量增長,獲客成本相對傳統電商大大降低且增客速度快,盈利能力強;小程序的運營形式相對獨立且便捷,節省了入駐大型電商平臺的入駐費和抽成,運營成本也相對較低。
● 模式易復制,擁有資本入駐的先天條件
“社群+便利店”的組合門檻低且效率高,容易通過加盟的方式進行復制,能滿足資本對于實現倍數增長的先決條件。
● 消費者體驗完善
線下的布局讓社區團購從效率和售后來說都優于傳統電商。
市場畫像
流量來源:團長利用關系鏈建立社群,成員再邀請熟人實現裂變傳播。社群流量有限,勝在社群數量較多。
目標用戶:一線至三線城市追求便捷的年輕群體以及價格敏感度較高的中老年群體。
適用商品:有一定毛利空間且復購率較高的生鮮、水果等生活必需品。
趨勢與挑戰
2019年,國內社區團購市場交易規模達到340億元,經過2020年的疫情,其規模擴大接近一倍,達到720億元。預測在2022年,社區團購規模將超過千億,并不斷向低線城市滲透。隨著各玩家的不斷出局與入場,社區團購的競爭重心也正從不斷的“燒錢”轉向對供應鏈能力的考驗。
- 社交電商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