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潮:“小金盾”出臺,兒童化妝品理當嚴管
12月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勿將玩具當兒童化妝品使用》科普文專門提醒消費者,目前市場熱銷的“兒童化妝品”“兒童梳妝臺”是玩具,若作為化妝品給兒童使用,則存在一定安全隱患。12月1日,國家藥監局正式公布了兒童化妝品的專屬標志——“小金盾”,這一標識的出臺或將進一步推動兒童化妝品市場的規范化發展。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兒童化妝品進入最嚴管時代。兒童化妝品,是指適用于12歲以下兒童,具有清潔、保濕、爽身、防曬等功效的化妝品。作為化妝品行業的一大重要類別,市場規模日益龐大。相關數據表明,2021年我國0~3歲嬰童護理用品市場規模將由2016年的70億元增長至176億元。2020年兒童彩妝類消費同比增長了300%,兒童護膚類消費同比年增長了250%。市場需求大,自然吸引企業投入對兒童化妝品的研發和生產,一些品牌甚至推出跨界產品,加入兒童化妝品賽道,一些國外奢侈品牌則早就推出兒童用香水、彩妝等。天眼查數據顯示,近十年,我國兒童化妝品企業年注冊增速維持在20%左右。市場火熱,但沒有相對監管,兒童化妝品行業亂象叢生。今年1月,國家藥監局飛檢通告問題企業、產品統計分析報告顯示,有4批次嬰幼兒產品屬于問題產品。一些網紅商品甚至出現激素超標的情況,導致兒童使用者過敏。部分銷售兒童化妝品的商家只持有玩具類的相關證明,實際上并不持有化妝品生產、經營資質,更有甚者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存在往產品內摻雜劣質、違禁原料成分的情況。國家藥監局發布規定,直面當下存在的兒童玩具冒充兒童化妝品、“消字號”產品冒充兒童化妝品等問題,要求企業在兒童化妝品包裝上標注國家藥監局規定的標志,方便消費者快速識別正規的兒童化妝品。同時,禁止標注“食品級”“可食用”等詞語或者食品有關圖案,配方設計應當遵循安全優先原則、功效必須原則、配方極簡原則。新政過渡期間,多個電商平臺”兒童化妝品”依然在售,其中不乏許多差評商品,一些商品依然標注“無毒”“食品級”“可食用”等廣告詞匯。其實,“食品級”化妝品是根本不存在的,化妝品由多種成分配置而成,其中包括防腐劑等多種化學成分,如果直接添加食物成分會破壞化妝品中的防腐劑體系,導致產品發生變質、發霉等現象。新規落地后,這類不合規的宣傳也有望進一步減少。另外,規定要求加強源頭治理,在產品開發、配方設計、標簽使用、安全評估、生產經營、不良反應監測等各方面提出具體要求,督促注冊人、備案人全面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確保兒童使用化妝品安全。重拳之下,兒童化妝品行業長期發展將進入規范期。此前,有媒體認為新規將對廣東省500多家相關企業造成影響,事實上一些品牌自10月開始,已經在加快研發,以期符合新規。進入最嚴監管時代,首先要遏制兒童彩妝“擦邊球”銷售現象。而未來兒童化妝品將在管理上更加嚴格,要求上更加謹慎。兒童化妝品企業應當積極進行研發和產品升級,或許可以抓住機遇成為行業領頭人。(記者 徐瀟)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