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新業態 撬動經濟新潛能”研討會在京舉行
近日,“直播電商新業態 撬動經濟新潛能”研討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本次研討會聚焦直播電商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熱點問題,邀請來自官產學研的嘉賓共聚一堂,開展深度對話交流,為引導和規范直播電商良性發展、營造行業健康生態建言獻策。
圖: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布
《“零界新業態”直播電商成長研究報告》
會上,人民在線副總編輯、新媒體智庫高級研究員劉鵬飛代表課題組發布《“零界新業態”直播電商成長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提出,后疫情時期,直播帶貨已經成為我國率先打開市場、激發市場活力的一張名片。從微觀看,直播電商對于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解決三農問題創造新路徑;從中觀看,直播電商繼續為我國就業開辟新思路,拓展新場景;從宏觀看,直播電商在我國構建經濟雙循環新格局的形勢下大有作為,未來可期。同時,基于信任體系的直播電商同時又將反作用于社會信任機制的維護。
圖: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趙子忠
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趙子忠表示,直播電商作為新業態撬動了經濟新潛能,為國助力。直播電商業態已經度過了風口期階段,將進入之后競爭形勢激烈的成熟期。談及直播電商業態瓶頸,他認為,數據操縱、流量造假、產品質量及直播電商內容“三俗化”問題的存在將限制直播電商新業態體系的構建與發展。
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員李廣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員李廣乾指出,直播電商是中國互聯網經濟獨有的創新,創新性對直播電商業態發展至關重要。他認為,構建包含新治理結構、新參與主體、新利益關系與新協調作用的直播電商新型治理體系是當前業態發展的核心樞紐。他在發言中還強調了“互聯互通”對互聯網平臺之間交互關系的重要性,并就直播電商業態提出建議與展望。李廣乾表示,希望中國互聯網經濟能克服語言、地域障礙以及平臺競爭壓力,實現國際化的跨越。
圖: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彭蘭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彭蘭通過視頻連線,從媒體研究者的角度出發,對未來常態化直播電商業態環境提出了設想: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商家與企業加入直播行列,這也會給媒體帶來機遇與挑戰。在直播銷售員這樣的新型職業培訓與規范中媒體行業應該扮演什么角色,直播電商的發展是否將對媒體廣告業務帶來沖擊,媒體是否可以將直播電商作為一種新營利模式,這些都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她還指出,直播電商業的發展需要依靠傳播活動所營造出的個人魅力、專業魅力、場景誘惑、文化魅力等因素來支持。
圖:南方科技大學商學院博士生導師、
副教授郭悅進行在線分享
南方科技大學商學院博士生導師、副教授郭悅在連線中就直播電商領域內的現存問題進行對比分析。他認為,現如今的直播電商并非傳統直播平臺的單方面銷售,現在流量造假成本高,數據造假可能性低。會上,郭教授還以個人層面與平臺層面為視角,解讀了“名人帶貨效應”、打賞機制、產品交互等問題。
圖: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互聯網與新經濟專業委員會主任祝華新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互聯網與新經濟專業委員會主任祝華新指出,互聯網的消費場景日益豐富,直播電商是內需的強有力推手,未來尚有可觀的增長空間。其中,農村互聯網應用突飛猛進,農村消費已經完成了物流覆蓋。同時,在政府和全社會提出互聯網適老化問題后,中老年群體網民規模增速最快、用網潛力巨大。談及平臺監管問題,他強調要堅持依法監管、常規監管、長效監管,避免運動式監管。
圖:中國廣告協會副秘書長趙踐
中國廣告協會副秘書長趙踐從業態自身發展的角度提出,在當前法律框架下,直播電商的歸類問題關系產業政策銜接和市場規范,直播電商業態的高質量健康發展需對業態產品質量、售后服務、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多方面進行規范。他以行業自律為出發點,圍繞新業態的發展維度、監管規制、共治格局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指出直播電商新業態加強自律需要著力提升三個能力,即選品能力、主播的傳播能力、平臺的過濾能力。
圖: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
“新經濟就要創造新價值。”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新經濟智庫(CiNE)首席研究員、灣區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在研討會上指出,直播電商是能夠體現“三破三立”新經濟法則的一個新經濟新業態。“三破”是打破傳統介質(破介)、打破物理邊界(破界)、打破陳規誡律(破誡),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產業深度融合和治理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同時在“三破”的基礎上還有“三立”,戰略創新需立志,就是以前瞻性引航,樹立與國家和時代共振的發展愿景;戰術創新需立智,就是以數智化賦能,構建適應現代技術和市場需求的應用體系;制度創新需立制,就是以制度化保障,完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創新支撐。
圖: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遠程視頻連線時表示,直播電商最大的問題是信任問題,這也是《報告》提及的最大亮點。當在直播購物過程中出現問題,適用法律解決不了,責任解釋不清,就會出現信任問題。朱巍建議應該考慮利用法律手段、技術手段建立一種信任機制,更好的規范電商行業的發展。
圖:快手電商品控高級總監李琳璐
快手電商品控高級總監李琳璐從平臺制度建設、行業特色解決方案、用戶體驗三個方面解答了關于平臺信任的問題。“保證商品的質量,讓用戶在直播電商平臺敢下單,收到貨之后還愿意在店鋪復購,這是品控部門的主要職責。我們不僅關注商品的品質,還用制度和技術為商品保駕護航,不斷聆聽用戶的聲音并自我完善,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
圖:快手電商治理高級總監劉天祎
針對平臺治理問題,快手電商治理高級總監劉天祎說,快手平臺一直以來倡導公平、普惠和溫暖的基調,積極保障能夠讓很多中小型的經營企業到電商平臺來,讓他們能夠進入到這樣一個新興的體系下。與此同時,這對平臺的治理工作就會產生更大的挑戰,特別是隨著整個平臺上角色越來越多,治理的工作也會越來越復雜,這需要平臺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的摸索前行、迭代更新。
圖:人民數據研究院副院長陳麗
人民數據研究院副院長陳麗就去年雙十一所做的關于電商數字經濟的數據研究和分析進行了分享,她認為新經濟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突破胡煥庸線的制約。她指出,數據中也有一個可喜的變化,在西南地區有些直播基地建設正在崛起。通過對整個數據的情況的分析,顯示出大家對新經濟是否能夠突破胡煥庸線還是充滿期待的。
圖: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副主任、
人民在線總編輯單學剛主持會議
本次會議由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線總編輯單學剛主持,會議認為,加強直播電商的規制管理,提升電商領域規范運營,對撬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新潛能與探索社會經濟發展新動能,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