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公司推出重磅新品,助力腸胃健康
與砒霜、黃曲霉毒素、乙肝病毒的危害度排在同列的幽門螺桿菌,在超七億中國人的胃中“潛伏”。
中國人的胃越來越不好了?《2019年中國胃病調查報告》中顯示,中國13億人口中有1.2億腸胃病患者,胃病患者占總人口的平均比例達42%。2017年的“健康白皮書”中也有數據顯示“56.18%的網民有胃痛現象,85%以上的中國人有過腸胃問題”,中國是全世界當之無愧的“胃病大國”。
另有一個明顯的趨勢是,當代年輕人的胃也越來越不好了。此前“上海白領體檢異常比例升高達99%”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時有人戲稱,“這說明有的上海白領體檢沒有做胃鏡檢查,不然就達到100%了。”
事實上,導致“胃病”的罪魁禍首之一,就是臭名昭著的“幽門螺桿菌”,這是一種單極、多鞭毛、末端鈍圓、呈螺旋形彎曲、微厭氧的細菌,也是目前研究所知唯一一種在人胃中生存的微生物。近幾十年來的研究證明,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認定為Ⅰ類致癌原,其嚴重程度與砒霜、黃曲霉毒素、乙肝病毒排在同列。
中國胃潰瘍患者中幽門螺桿菌的檢出率高達80%,萎縮性胃炎患者檢出率達90%。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中近100%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約15%~20%發生消化性潰瘍,感染者約1%發生胃惡性腫瘤。
傷害很大,殺傷力極強
幽門螺桿菌的吸附能力極強,其鞭毛如同吸附器一般,可牢牢吸附在胃壁,避免隨食物排出;抗胃酸能力強,其分泌的特種尿素酶可以分解尿素,產生氨,進而在幽門螺桿菌周圍形成氨云,抵抗胃酸。更加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成年人一旦幽門螺桿菌,自愈率為零,若無相關手段干預,則為終生帶菌狀態。
這些特點造成了幽門螺桿菌的“傷害很大,殺傷力也極強”的特點,包括減少人體對鐵、維生素等營養元素的吸收,造成缺鐵性貧血,同時增加腸道感染的機會;引起消化不良,破壞胃的正常結構及功能;誘發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腺癌、胃黏膜相關性淋巴瘤等疾病(Hp感染使患胃癌的危險增加了2.7-12倍;Hp感染是90%以上十二指腸潰瘍和70%~80%胃潰瘍的成因)等等。
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的“體驗極差”,其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內感染后,會直接產生有惡臭的碳化物,引起口臭、口苦、口干;產生氨氣,硫化氫等導致脹氣、打嗝等直接感覺;因氨云等物質造成了胃蛋白酶分泌失衡,造成了胃酸過多,反酸、燒心;直接侵入到胃黏膜,引發胃黏膜發炎,糜爛、潰瘍等;分泌細胞毒素、蛋白水解酶等物質,導致各種胃炎以及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造成腸上皮化生啟動胃癌因子,導致胃癌發生。
幽門螺桿菌寄生于胃部及十二指腸粘膜的各區域內,是具有傳染性的致病菌,并且感染率高,傳播性強,全球有超過50%的人口感染幽門螺桿菌。其中最主要的傳播方式是口-口傳播。幽門螺桿菌不光在胃里活躍,還會跑到口腔中進行傳播。吃飯不分餐、碗筷清洗不當,導致殘留幽門螺桿菌,都會增加感染幾率,交叉感染也會造成“一人生病全家人吃藥”的局面。另外,情侶間的親吻,對子女寶寶的親吻也會傳播唾液中的幽門螺桿菌。
未經熱加工的冷食,也極易殘留幽門螺桿菌。而由于刺激性食物刺激胃黏膜會致使胃的體抗力下降,進而導致幽門螺桿菌入侵,經常吃酸甜、辛辣食物、有長期飲酒習慣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幾率更高。此外,唾液和呼吸污染被褥、枕頭、毛巾生活用品都會造成幽門桿菌的傳播。
幽門螺桿菌格外“偏愛”中國人
而中國特有的共食聚餐習慣和家庭結構也導致了中國人感染率很高的局面。中國普通人群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約為50%~80%,平均為59%,即約8億人感染。其中覆蓋了少中老全部年齡階級:兒童感染率為25~59%,平均40%,且每年以0.5%~1%的速度遞增;青壯年感染率約為30%;50歲以上人群中感染率為50%~80%。
但同時,中國人對于自己的腸胃被“侵犯”的事實是不自知的。三生(中國)董事長黃金寶表示,中國的合餐制的文化基因讓幽門螺桿菌的大范圍傳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徑,同時,仍然有大批量中國人沒有意識到幽門螺桿菌的危害。“很多認為感染了不痛不癢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殊不知其中存在著巨大的健康隱患。”黃金寶說到。
2015年,《京都共識》就已經指出,為“減少胃癌、慢性胃炎等疾病的可能,幽門螺桿菌一經查出,就應該根除”。2017年公布的《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根除指征從第四次共識的“根據個人要求治療”更新為“證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2020年,頂尖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了重磅研究:有胃癌家族史且攜帶幽門螺桿菌的人,如果根除感染,得胃癌的風險最高能下降73%。
臨床上針對幽門螺桿菌的根除主要還是通過四聯療法或者三聯療法(質子泵抑制劑和/或鉍劑再加上兩種抗生素)。而事實證明這種傳統的療法中的抗生素使用量很大,幽門螺桿菌的耐藥性不斷增強。未來很可能需要多達五聯、六聯的藥物才能有效。
而另一方面,復雜的服藥方式導致患者的依從性較差,無法堅持按要求服藥,使得效果也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周期長達半個月的大量抗生素攝入同時殺死了胃腸道中好菌和壞菌。患者的胃腸道菌群很可能嚴重失調,同時會伴隨著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以及肝腎毒性等嚴重不良反應。臨床上還發現,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后經四聯/三聯療法根除后,很容易再次感染,屬于易感人群。
東方素養幽珞清益生菌粉誕生
為以“溫和”的方式攻克中國人腸胃中幽門螺桿菌,三生(中國)耗費四年時間研發出“東方素養幽珞清益生菌粉”——黃金寶自2017年開始帶領團隊曾先后前往深圳、北京等多個地方拜訪相關領域專家探尋抗擊幽門螺桿菌的武器;2019年8月,黃金寶帶隊研發團隊前往無錫拜訪江南大學陳衛院士,對抗幽項目方案做深入探討;2020年10月,三生中國與江南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和該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陳衛院士團隊共同研發;2021年1月幽珞清正式上市。
幽珞清開創性地以“以菌抑菌”設計為理念,不含抗生素,可以有效避免傳統治療的諸多弊端的,具有抑制幽門螺桿菌增殖、緩解炎癥反應、提高胃腸道免疫、促進受損粘膜修復等多種作用機制,能夠有效解決因幽門螺桿菌感染而引發系列問題。
清除幽門螺桿菌主要依靠兩大菌株,一方面是來自中國傳統發酵泡菜植物的乳桿菌CN2018,這種細菌可以抑制幽門螺桿菌體內的尿素酶活性,進而破壞其周圍的氨云保護層,從而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生長和定殖。另一種菌為來自昆山市健康成人腸道的鼠李糖乳桿菌CCFM1119,其可以起到排幽的作用,它能特異性的結合幽門螺桿菌表面的糖蛋白,并降低幽門螺桿菌的粘附能力。一抑、一排從而實現清幽。
另外值得一體的是,鼠李糖乳桿菌CCFM1119是江南大學的第三代抗幽菌株,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先進的抗幽菌株之一。
除上述兩種菌株是清除幽門螺桿菌的“標配”外,幽珞清中還有三株起“助攻”作用的菌,分別為可以起到保護和修復受損胃粘膜的作用的、來自內蒙古傳統酸奶酪的植物乳桿菌LP45;來自河北健康嬰兒腸道的長雙歧桿菌L693以及來自亞洲健康嬰兒腸道的兩歧雙歧桿菌TMC3115,后兩種菌可以共同實現預防胃部組織病變的作用。
此外,幽珞清運用了微囊包埋、液氮滴凍和協同增殖三大核心技術,確保益生菌能穩定、高效地發揮作用。由于這五大核心菌株中有兩株來自中國傳統食物,三株來自人腸道,其人體的親和性極高,更適合國人體質,也可以共同實現清除幽門螺桿菌感染、保護和修復受損胃粘膜、預防胃部組織癌變三大功能。
幽珞清的領銜研發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衛教授正是多年專攻益生菌領域的專家。在他的帶領下,幽珞清中的核心菌株均通過經過江南大學嚴格的臨床驗證,同時最終產品也通過大量的人群試食。
人群試食所證實,服用幽珞清可以改善因幽門螺桿菌感染而引起的口氣、口苦和口干、脹氣、噯氣、反酸、燒心等癥狀,有效保護和修復受損胃部組織,輔助降低胃部病變幾率。對于未感染人群,也可以起到預防及降低感染風險的作用,并改善胃腸菌群,促進菌群平衡的建立。
2021年1月,三生(中國)舉辦了幽珞清新品首發直播搶購會,隨后的幾個月,這款剛剛進入大眾視野的幽珞清以其實打實的產品品質和實際效果得到了用戶的認可。
雖迎利好,幽珞清仍需攻下“信任關”
2021年“兩會”上最經典的兩句話為:國民健康,既是家事,也是國事。未來最值錢的三件事:我很健康;我能讓別人健康;我正在傳播健康的路上。
健康產業的前景大好已經成為一種共識,2018年,中國保健食品市場規模就已經超過4600億元。目前大健康產業整體規模為接近5萬億,從5萬億到16萬億。“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按照規劃,預計到2030年健康服務產業規模將達到16萬億。
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要求,健康產業應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促進建設中國成為保健食品強國。
三生董事長黃金寶表示;“在這樣的發展機會面前,可能有很多捷徑可走,但我更愿意踏踏實實地走,堅持以優質的產品、服務、體驗去贏得用戶,以數據、檢測、報告去贏得他們的信心。”
三生公司副總裁韓波表示,三生(中國)為提升行業形象,樹立幽珞清的信任度以及保障客戶的權益,三生(中國)內部設有規則部,專門負責對經銷商的市場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對發現的違規行為依據營業守則做出處罰甚至開除。
2021年4月15日,黃金寶在中國抗癌日公開表示,僅中國,每年就有約300萬人死于癌癥。癌癥對達官顯貴抑或普通百姓都一視同仁。因此大家不能對幽門螺桿菌,這種國際醫學界公認的I類致癌物掉以輕心。
三生(中國)還應擔起做教育、做科普的責任,讓更多的人了解幽門螺桿菌、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同時讓幽門螺桿菌得到多人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