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DGF世界沙漠綠化基金會”就是個騙局
2020年以來,“動物世界”崩了,“秘樂”被抓了,“G支付”的人也進去了……
隨著監管的戒嚴,去年只要稍微有點名氣的盤子,幾乎全部被鐵拳橫掃,無一例外。在此傳統新年來臨之際,誠懇的勸誡各位,人間正道是滄桑,不賭方贏!
近段時間,不少朋友私信向小編詢問說,能不能講下“DGF沙漠幣”這個項目,朋友圈和很多項目群都在討論。
雖然小編自認為這個項目沒有什么講的價值,但既然有粉絲問了,那還是好好說說吧。
DGF代幣,又稱“沙漠幣”,全名為世界沙漠綠化基金會,號稱是第二個環保幣GEC,實則也是一款手機挖礦平臺。
然而,關于“環保幣GEC”的傳銷屬性截至現在為止都是爭論不休,山寨的又能好到哪去呢?
比GEC還能吹的是,根據DGF官方的宣傳軟文,平臺自詡為GEC第二,是GEC原大股東新投的區塊鏈Token項目,是繼承GEC規則制度基礎上并進行創新改善的項目,不僅有8個國家的參與,更是由世界沙漠綠化基金、世界環境保護基金會、北歐網絡信化貸銀行三大機構聯合發起。
但實際上,除了DGF項目本身的宣傳推廣之外,上述這三家機構在搜索引擎上根本查無訊息。
繼續往下扒,還發現基金會所謂的專家團也是造假的宣傳。
如上圖所示:DGF的白皮書中的“約翰遜”不僅是DGF團隊成員,更是聯合國環境署成員和斯坦福大學計算機工程系博士。
但是,通過人臉比對發現,該名男子壓根就不是什么所謂博士,而是一名美國暢銷書作家,而且名字也不叫“約翰遜”而是叫做“沃爾特·艾薩克森”。
除此之外,“專家組”的另一位成員,麻省理工大學教授、國際環境保護組織協會秘書長“徐忠書”,也被扒出來,是一名名叫“喻紀凱”的外匯行情分析師。
這么一對比,誰在說謊就一目了然了,連同“8個國家參與”,“三大機構”在內的說法也極有可能和白皮書一樣都是項目方的虛假包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DGF沙漠幣的LOGO也真的和美方國徽也太像了吧。這年頭,抄襲都不用腦子的嗎?
所以,綜上所述,DGF的Logo抄襲,白皮書團隊造假,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既然如此,這樣的團隊又能做出什么樣的好項目呢?有人說:“哪管他真假,能賺錢就行了”,但在這種模式下,你真的能夠確定自己是賺錢的那個人,而不被待割的那個嗎?
市面上,打著GEC環保幣第二的項目其實有很多,年關將至,切勿因一時貪婪做了賠本買賣,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