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監局率先開展保健食品合規性專項審查
農歷新年將近,保健食品出現在不少市民朋友的“禮單”上。記者從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為抓好保健食品安全“源頭關”,該局在全省率先開展并完成了保健食品配方工藝和標簽說明書合規性專項審查,截至目前已完成23家生產企業132個品種的審核,共發現不一致項目數147個。“目前南京共有26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其中3家已經長期停產了,這次行動就是針對正常生產的23家近兩年內生產的保健食品開展的一次全面專項檢查。”市市場監管局特食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保健食品屬于特殊食品,此次結合2020—2021年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在全省范圍內率先開展并完成保健食品配方工藝和標簽說明書合規性專項審查,旨在進一步排查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隱患,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最終實現生產環節“六個清”,即:原料來源清、添加物質清、產品品種清、宣傳標識清、銷售方式清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專項檢查采用的方式是企業將兩年內在產品的工藝配方、標簽說明書等統一提交,監管部門通過專家審核、省局指導,重點對批件、原始申報配方、工藝是否完整、工藝規程配方工藝與原始注冊備案一致性、批生產記錄中配方工藝與工藝規程一致性、標簽說明書與注冊/備案一致性、警示用語和功能聲稱等五個方面進行重點審查。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此次檢查發現不一致項目數共計147個;涉及的相關產品數量總計71個,占132個產品總數的53.79%。
其中,標簽說明書與注冊/備案合規性不一致問題主要表現為投訴服務電話字號小于“保健功能”字號、未明示“投訴服務時段等信息”、經電離輻射處理過的保健食品,未在“主要展示版面”的保健食品名稱附近標明“輻照食品”或“本品經輻照”;主要原料標示為非規范通用配料名稱;產品名稱中字符的字體大小差異較大等。
目前,南京市場監管部門已將審查中發現的問題記錄匯總,形成“一企一冊”;并及時召開了全市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配方工藝、標簽說明書專項審查通報會,要求各企業根據專項檢查反饋表逐一整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