椴木長出可以治療癌癥?一傳銷公司騙了21萬會員31.5億元
9月14日, 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人民檢察院對外披露了一起特大傳銷案的起訴書。鷹鑒在該起訴書中看到,該傳銷公司對外推廣“牛樟芝”項目,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組織聽課及口口相傳、宣傳鼓動等形式虛假宣傳椴木長出可以治療癌癥,以高額動態和靜態分紅為誘餌,開展傳銷活動。至案發,該傳銷公司在全國發展會員近21萬會員,涉案資金高達31.5億元。
珍菌堂公司分享會現場圖
經查明:2015年5月,福建珍菌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珍菌堂公司)在福建省泉州市注冊成立,公司下設賬務部、行政部、系統風控部、企劃部、外事部、采購部等十二個部門。
公司成立以來,珍菌堂公司為推廣“珍菌堂牛樟芝”項目,通過對外發放宣傳資料、組織聽課及通過已加入的會員口口相傳、宣傳鼓動等形式,對外宣傳公司通過生物技術可以使公司銷售給會員的椴木長出可以治療癌癥的牛樟芝。
珍菌堂公司還宣稱,牛樟芝正處于培植推廣階段,以每單15000元的價格購買公司牛樟芝椴木或者牛樟芝產品后,在公司運營的網絡平臺輸入名字、身份證號、手機號、銀行賬號后驗證注冊成為會員。
成為會員后通過發展下線,可逐步成為“主任、經理、區域總監、全國總監、榮譽董事”五個級別。會員可以通過靜態和動態兩種運營模式獲利。
靜態模式是指,會員購買公司椴木后,公司每周支付160元勞務費給會員,兩年合同到期后,公司可以以15000元的價格回購會員的椴木,也可由會員自行培植采摘牛樟芝出售,公司不再支付勞務費。
動態模式是指,會員通過發展他人購買公司椴木或者產品來獲得層碰獎、輔導獎、管理獎、車獎、加權分紅等動態獎金。
2018年4月,珍菌堂公司關閉公司網站,總公司及分公司、各地服務中心相繼關閉。自2018年4月起,珍菌堂公司已停止向會員支付合同約定的靜態及動態收益,也不按合同回購培植戶到期的椴木。
至珍菌堂公司關閉網站,在江西共設立385個營運中心及服務中心,在全國共發展會員209976名,去除一人重復注冊情況,共有66089人參與,涉案金額達31.5億元。
其中在贛州市設有運營中心24個,贛州市會員共計14500余名,去除重復后參與人數為5717人,贛州會員繳納資金達2.2億元。
2017年3月,被告人葉某某、張某某在于都縣“珍菌堂”運營中心的鐘某某、蔡某某等人的推薦下了解了“珍菌堂”后,合伙出資共同在會昌設立“珍菌堂”代理點,返利3人平分。
后3人與合伙出資10.5萬云以葉某某的名義認購了7單牛樟椴木加入珍菌堂公司會員并成為“珍菌堂”會昌代理商。2人在會昌縣下渡街開設了富迪“珍菌堂”工作室,2017年8月獲得“珍菌堂”授權后改稱為運營中心。
葉某某等人夸大營利前景,吸引他人參與加入會員,并建立微信宣傳、推送珍菌堂牛樟椴木、產品及運營模式,利用高額回報的幌子引誘參與者發展他人加入或用他人名義發展下線會員,以發展下線會員人數為計酬方式從中非法牟利。
經司法鑒定,葉某某發展會員人數為293名,去除重后,下線會員人數為90人。經查實,葉某某轉給鄭某國、蔡某軍的涉案資金共計228.43萬元;張某某給鄭某國、蔡某軍共計171.15萬元,合計399.58萬元,葉某某、張某某非法獲利30余萬元。
會昌縣人民檢察院認為,葉某某、張某某利用會昌縣“珍菌堂”工作室,通過開展相關活動、口口相傳、微信群分享“珍菌堂”資料等方式進行宣傳,發展“珍菌堂”下線會員人數超過30人且層級在3層以上,2人的行為其行為觸犯了法律的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追究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