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養貓”可擼可賺錢?6000人被騙上億元
這年頭,人們不是正在養貓,就是在準備養貓。“擼貓”、“吸貓”的樂趣簡直美哉!
而如今,吸貓也被“搬”到了網上,人們不光能夠通過APP“云吸貓”,甚至還能通過云養貓來“賺錢”。
近期,就有這樣一個“養貓游戲”的APP風靡網絡,玩游戲擼貓的同時還能足不出戶輕松躺賺?遇見這樣的好事誰不心動呢?
女子虛擬養貓被騙十萬
背后竟是涉億資金騙局
小花今年七月初在網絡論壇上看到了一條廣告,廣告宣稱用戶可以通過一款名叫“喵喵”的APP在網上虛擬養貓,每天都能賺很多錢。
這讓小花感到十分好奇,于是,小花就根據廣告的提示添加了一個名為“擼貓大俠”的賬號,在簡單的交流后,“擼貓大俠”就把小花拉進了一個名為“致富喵咪”的社交平臺的群聊當中。
根據群主的介紹,用戶可以在"喵喵"APP上預約購買一只虛擬貓,喂養一段時間后就可以讓貓的身價成倍增長,等別人將其買走后,就拿回了本金和利息,收益十分高。不同品種的貓有不同的價格,這些虛擬貓是用卡通圖片的形式在APP內展示,卡片上還附有貓咪的價格、搶購時間、合約收益等。
而投資者需要用“貓糧”來預約貓咪,領養貓咪的人可以向平臺購買“貓糧”,但接手他人的貓咪則需通過上家購買。而“貓糧”也不貴,一元一個,只需30個即可預約一只“喜馬拉雅貓咪。”
剛開始小花半信半疑,生怕自己如果投資了無人購買或者平臺跑路,那么錢財就白白損失,但她在群內連續多日都看到了別人轉發賺錢的截圖以及信息,在“要把握住機會”的心態以及利益的驅使下,小花于7月底開始往“喵喵”APP里投錢。
小花在群主的推薦下領養了一只性價比較高的“挪威貓”,據介紹,這種小貓6天就可以連本帶利地收回資金,小花用了4000元購買了此貓,果然不到一個星期該貓就被養成出售,同時小花的賬戶顯示資金到賬了4504元。
于是,小花覺得通過這種方式賺錢十分靠譜,扣除貓糧費用,短短6天就憑借一只貓賺了470元,并且每天都能享受喂養這些“可愛貓咪”的樂趣。除此之外,平臺還有許多不同品種的貓咪可以進行養成,收益都在10%以上。
之后小花便逐漸增加投資,花了2.5萬元同時喂養了6只貓咪,坐等一個星期后的收益。
然而不久后平臺卻出現了經常無法登陸或掉線的現象,小花便聯系群主,群主聲稱是平臺參與人數過多造成平臺不穩定,很快就能修復,并提醒小花現在更是要抓緊時間投資,因為如果參與人數太多,平臺為了平衡可能之后會調整收益,再購買的貓咪收益點數會降低,回收周期也會延長,這樣能夠賺的錢就減少了。
于是小花又投入了7萬余元“搶購”貓咪,然而在8月12日,平臺就完全無法登陸了,“喵喵”APP發布公告稱,平臺正在進行“新老產品后臺數據移交”,更新完畢后將恢復正常。
可直到8月16日,小花的賬號仍然無法登陸,此前投資的10萬元余資金也無法取回,這才發現被騙,進行報警。
這次“喵喵”APP暴雷案影響甚廣。據悉,在社交平臺上被騙的就有1900人,加上沒有統計的有6000多人,被騙金額少的有兩三千元,多的有十多萬元,在一份統計有1923名受害者的名單中,累計被騙金額就多達幾億元。
“龐氏騙局”瘋狂收割韭菜
組合套路誘惑力強
“喵喵”APP吸引用戶不斷投資養成,養成后又將“貓咪”以更高的價格售出,而用戶往往又會再投入養成新的貓咪,就這樣一直循環不斷吸納用戶的資金。很顯然,喵喵APP的“互助盤”屬于典型的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是對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稱呼,是金字塔騙局的始祖。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這種騙術是一個名叫查爾斯·龐茲的投機商人“發明”的。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墻補西墻”“空手套白狼”。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制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而“互助盤”的核心思想是互助幫助,今天我幫助了你,明天你幫助了他,后天他幫助了我。簡單來說就像擊鼓傳花的游戲一樣,第一批人將錢投進去,后邊的人則要不停地為前邊的人連本帶利地將錢補回來,這就導致越來越多,金額越滾越大。
而如果沒有新的用戶進行填補,平臺就會出現資金鏈斷裂,這個模式就會被瓦解,也就是崩盤,而眾多“投資人”的資金自然就白白流失。這也意味著這個游戲要較為長久的持續下去,就要有幾倍的新會員加入去填補老會員的本金和利息。
這類“龐氏騙局”之前一哥就已經曝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