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阿膠陷虧損:高管離職 盲目提價透支市場
自2019年出現上市首虧之后,2020年東阿阿膠日前公布的中期業績預告仍然呈現虧損態勢,報告期內,公司預計虧損6754萬元至9841萬元。聚焦主業、提價策略為東阿阿膠帶來業績增長的同時,也使得這只阿膠界牛股在近兩年來日漸陷入業績“泥潭”。
與此同時,東阿阿膠高管相繼離職,人事變動頻繁,2020年初,秦玉峰卸任東阿阿膠總裁,由副總高登鋒接棒。換舵之后的東阿阿膠能否扭轉局面,挽回業績下滑趨勢,還有待后續觀望。
業績承壓、人事變動頻繁
近日,東阿阿膠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預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虧損6754萬元至9841萬元,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1元-0.15元。
對比去年同期盈利1.93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35元,東阿阿膠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135%-151%,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滑57%-71%。
關于業績下降的原因,東阿阿膠表示,一方面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報告期內特別是一季度,國內部分經銷商復工復產延期,且藥店等銷售場所普遍顧客流量嚴重低迷,導致公司線下業務受到較大影響;另一方面,公司正在清理渠道庫存,主動嚴格控制發貨,全面壓縮渠道庫存數量,因此對今年上半年銷售產生一定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東阿阿膠隸屬華潤集團,是阿膠系列產品生產企業。公司前身為山東東阿阿膠廠,于1952年建廠,1993年由國有企業改為股份制企業,1996年7月29日登陸深交所。
縱觀東阿阿膠上市以來的業績情況發現,前22年來,公司的營收和利潤總體保持持續增長,從未出現過虧損。但是這一情況在2019年發生了改變,當年的東阿阿膠首次陷入了虧損困境。
公司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59億,虧損4.454億元;分別同比下降59.68%、121.29%。據悉,此次是東阿阿膠上市23年來首次出現虧損。
也就是說,即使沒有疫情沖擊,東阿阿膠的業績情況也早已出現危機。
而對于此次虧損,東阿阿膠給出的解釋是渠道庫存出現持續積壓和商業模式轉型。此外,公司還特別提到,與受到整體宏觀環境及市場對價值回歸預期逐漸降低等因素的影響有關。
除了經營承壓外,近年來東阿阿膠在人事方面的變動也不小。據此前媒體報道,2019年11月,王春城因工作內容變動原因,辭去東阿阿膠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等一系列職務。2020年1月,由于已到退休年齡,秦玉峰申請辭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總裁和公司法定代表人職務,同時一并辭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和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由高登鋒為公司總裁繼任者。隨后公司原高管田維、周祥山也相繼離職,辭去助理總裁、副總裁的職務。
“業績增長、庫存積壓”,提價透支市場
回歸到經營業績層面。
“渠道庫存積壓”,這是東阿阿膠在近幾次連續業績下降時給到的共用理由之一。
為何會出現這一情況?這還要從2006年秦玉峰出任東阿阿膠總經理(總裁)開始說起。
據此前《證券日報》報道,彼時,東阿阿膠面臨著戰略不清、業務多元、資源分散、增長乏力等一系列問題,阿膠產品也走向了老齡化和低端化,整個品類都被邊緣化。
這一系列問題在2006年秦玉峰上任后得到解決。當年,秦玉峰確定了聚焦阿膠主業的戰略定位,剝離了除阿膠之外的其他副業,全力聚焦阿膠市場。
這一戰略調整很快就看到成效。2006年,東阿阿膠的營收額首次進入十億級。之后,東阿阿膠連續十幾年凈利潤保持正增長,且年復合增長率在20%以上,成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
不過,也是從那一年開始,東阿阿膠開始了自身阿膠產品的“價格戰”,即提價戰略。
據了解,2006年前,東阿阿膠使用的是低價戰術,以低廉的價格博取消費者的歡心,不斷拓展經營市場,借此壓制競爭對手,一度占據7成的市場份額。
而從2006年開始,公司開始年年提價,連續提價了17次,甚至部分年份出現一年提價兩次的情況,年復合價格提升幅度達到34%。
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分析近些年來東阿阿膠業績增長的原因,不可否認,提價政策前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過積極作用,但后來由于經營問題及市場變化等,這一”推動“漸漸變成了”阻礙“。
但近些年來,阿膠市場參與品牌越來越多,渠道把控難度加大,產品價格也參差不齊。面對價格過高的東阿阿膠,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轉向選擇其他可替代的產品。于是,在原來的商業模式下,東阿阿膠出現產品銷路不暢的情況。
對此,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藍鯨記者采訪時表示:“提價在經濟向好的時候,對消費需求影響小,當經濟不好時,這些非剛需的提價就成為銷售的阻礙。”
在沈萌看來,阿膠只是一種非必要的滋補品,沒有剛性消費需求,也缺乏茅臺那樣的品牌效應,一旦提價就會引發銷售大減。而東阿阿膠的問題在于企業經營思維出現偏差,將原本屬于非必要消費的滋補品定位為滋補品的茅臺,再加上以毛驢不夠用等各種奇葩理由不斷提價,最終導致市場用腳投票。
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產品漲價的背后如果有相應的品質和服務提升,那么消費者肯定會接受,但如果消費者不認可,漲價就是在透支公司整體的品牌。東阿阿膠雖然在前期做了一些創新和升級,但是整體來說,在消費者的滿意度上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對于東阿阿膠未來發展的建議,朱丹蓬進一步表示:“如今的消費者對于什么都要快,購物要快,打車要快,外賣要快,這個跟傳統型滋補品類是有矛盾的。同仁堂也好,東阿阿膠也好,這是傳統滋補品目前遇到的一個普遍問題,下一步如果東阿阿膠能把傳統滋補型行業的痛點很好的解決,那么就能夠解決消費端的核心需求和訴求,對公司未來發展也有很大益處。”
- 東阿阿膠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7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