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社交電商或將迎來強監管
社交電商的路似乎越走越歪。
社交電商監管
6月10日,從事社交電商業務的杭州訊蘭、杭州酷梨、廣州云庭等因涉嫌傳銷被有關部門傳喚,并凍結數千萬資金。其中,杭州訊蘭就是知名社交電商平臺“斑馬會員”的主體公司。
6月29日,代理模式電商平臺“淘小鋪”主要運營商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因涉嫌傳銷,被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人民法院凍結相關多家企業共計4400萬元。
7月1日,貝貝網旗下的代理電商平臺貝店宣布免費開店,取消了以前繳納399禮包制的開店門檻。但伴隨升級同時傳出的是:因涉嫌傳銷,被湖北荊門市場監管局處以3000萬元罰款。
不僅如此,社交電商平臺“花生日記”、云集等都因傳銷問題被有關部門叫停。至此,國內一線社交平臺除了拼多多外,基本全軍覆沒。
有業內人士分析,監管部門可能在完成了對P2P行業的整頓之后,將相關的注意力與資源放到直銷乃至社交電商行業的整頓規范之上,而在2020年6月接連發生的一系列監管動作,意味著這種新的監管趨勢正在從猜想變成現實!
據小貓了解,許多社交電商只是披著傳銷的外衣,本質和傳銷沒有區別。都是通過“購買會員禮包”、“收取人頭費”的方式發展。但是即便如此,依然吸引了許多創業者和投資人的關注,原因在于社交電商的特殊屬性“合規難賺錢”、“不合規才賺錢”的生意經。加上云集的上市,更是加劇了社交電商領域的幾輪大額融資和如今賽道上的擁擠熱鬧景象。
然而再擁擠的賽道如果無人監管,最終也將曇花一現,正如曾經的P2P一般。
事實上,社交電商的運營不僅僅存在傳銷嫌疑。就監管而言,2017年央行出臺的217號文關于“電商二清”也同樣適用,兩者的相似之處都是存在金融風險。二清的定義是,平臺在未持有支付牌照的情況下,不得從事資金代收清算的業務。拼多多、美團、蘑菇街等平臺也都曾因二清被央行約談整改。但是,縱觀目前市面上存在二清問題的社交電商平臺可為數不勝數,這都將成為未來引爆金融風險的導火索。
就二清而言,社交電商平臺是難以獲牌尋求合規的。因此,需要通過第三方存管的形式以保證資金合規,MallBook與多家金融機構有深度的合作,共同創設出基于社交電商交易賬戶體系的資金存管辦法(二清解決方案),為平臺提供“支付+清結算+資金存管”,實現在途資金的有效管理及合規。而作為社交電商企業,應該盡快改進,合法合規,嚴守三級分銷的底線和“二清風險”,不要幻想著通過繳納認錯費,就能獲得改過自新的機會。畢竟,罰款不是社交電商從良的入場券!
- 社交電商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7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