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章:直銷行業要在經濟內循環中實現升級
【直報網北京7月9日訊】(作者:歐陽文章)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直銷行業造成了破壞性影響。從“壞事也可以變為好事”的哲學角度看,我認為,在國家積極鼓勵經濟內循環政策下,直銷行業應該努力抓住機遇,提高應對能力,在經濟內循環中實現升級換代的既定目標。
中國正在打造內循環經濟體系
新冠疫情使中國的外貿經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我國政府審時度勢,采取了各種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全力打造內循環經濟體系。我們知道,由于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完整產業門類的最大工業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因此,中國將有條件實現經濟獨立的內循環,不依靠國外市場,全力加強自產自銷,以充分保障內需,維持正常生活與生產之需,從而使中國經濟得以相對正常地運行。
九三學社中央在今年兩會期間提交的一份題為《關于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建議》的提案中建議,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提案指出,一是注重差異化,打造“內循環經濟”體系。二是多措并舉,釋放國內消費潛力。對標國際先進質量標準,從供給角度進一步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提供更多更優質高性價比產品,將消費留在國內。三是積極穩妥發展消費金融。制定完善的金融市場監管制度,規范借貸雙方的權利義務,促進消費金融市場有序發展。這一提案,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視。
打造內循環經濟體系,我國在“供應端”上發力,已經發展成第一大工業國,擁有最完備的全生產鏈,所有的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皆可自主生產供應,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供應端”將愈趨優化合理。同時,在“需求端”方面,政府著力于釋放國內消費潛力。精準扶貧、消費升級、鄉村振興、推進城鎮化等政策,其目的就是要激發有效需求。國內“供應端”和“需求端”形成良性循環,互相促進,以內需促進生產,以生產激發內需,形成螺旋上升的發展趨勢,一個內循環經濟體系正在中國形成。
直銷行業要在“供應端”上扮演好角色
在中國內循環經濟體系中,直銷行業應該在“供應端”上扮演好角色。目前,不到一百家的直銷企業在“供應端”上所扮演的角色還不是十分理想。為什么?因為直銷企業的好產品還沒有真正銷售到尋常百姓家。而把直銷產品真正銷售到尋常百姓家,就是直銷行業實現升級的終極目標。
有一個基本事實我們必須看到,疫情期間網絡消費熱度在直銷行業沒有真正形成。我們看到,疫情期間網絡消費熱度,讓許多商家格外期待今年的“618電商節”,各家電商平臺也是火力全開。京東推出超級百億元補貼、千億元優惠和百億元消費券,天貓發放超百億元消費券及補貼,蘇寧啟動“J-10%省錢計劃”。電商平臺與短視頻平臺的“牽手”合作也成為新勢力,京東與快手啟動“雙百億補貼”。京東發布的數據顯示,“618”期間消費者累計下單金額達到2692億元,其中187個品牌實現下單金額破億元。京東今年“618”無論在優惠力度、消費者購物體驗、新品發布數量還是品牌銷量增長層面,都是行業和上下游企業參與度最高的一次。我們還看到,近期一些電商平臺發布計劃,從保供貨、助經營、促就業三方面入手,挖掘助推品質貨源,為小店提供無息賒購,支持小店經濟,助力穩就業。
然而,我們沒有發現直銷行業出現如此高的網絡消費熱度,這是十分遺憾的。問題出在哪?根據我個人的觀察,我以為問題出在在“供應端”沒有扮演好角色。直銷行業有那么多的直銷人員,直銷企業應該把如此龐大的人力資源當成提高網絡消費熱度的生力軍。我們應該明白,健康消費是網絡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網絡健康消費熱度是直銷企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如果網絡健康消費熱度形成了,那么離直銷行業升級的基本目標也就不遠了。所以,在“供應端”上扮演好角色,這是直銷行業亟待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直銷行業要在經濟內循環中實現升級 直銷行業的升級換代,這次新冠疫情給我們帶來了機遇。直銷企業外向型的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內向型。政府多措并舉建立內循環經濟體系,這是直銷行業實現升級的千載難逢的機遇,千萬不能錯過。 如何把大市場的消費需求,轉變為供給側的創新動能,這是直銷行業在經濟內循環中實現升級的關鍵。直銷企業應借助新技術,重新思考與互聯網的“相處方式”,借助大數據賦能,推出量身定制的產品規格、設計和服務。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認為,從購物到服務,從生產到消費、從國內到國際,從社區到政府,全面提升了上線、上云的進程,經濟社會運行的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趨勢愈加明顯。數字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反映了消費需求和直銷創新的方向,將會釋放出直銷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動能。目前數字經濟成長速度快于傳統經濟2-3倍,是一種引擎性的力量。疫情之下,雖然消費受到暫時抑制,但消費需求并沒有消失,消費旺了,產品才有出路,復工復產才能達產增產。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拉動力”,消費成為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需求端消費逐漸回升為線上消費提供了發展機遇,直銷行業升級成功的奧秘就在此。 一方面,線上消費是經濟內循環“助推器”,也是直銷行業促進升級的平臺。消費方式的轉變、消費總量的增長、消費結構的升級,其意義不僅在于直銷企業從弱到強的提質增效,更在于它的價值是為升級賦能,發揮“乘數效應”,促進直銷行業從有到優的升級。因此,直銷行業要筑起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基礎和平臺,優化供給結構、打通產供銷環節、暢通經濟循環的發展邏輯。 另一方面,線上消費是經濟內循環“價值鏈”,也是直銷行業化危為機的平臺。疫情給直銷行業帶來了危機,但“?!焙汀皺C”是同一件事的兩個側面,關鍵在于尋找到轉變的最佳契合點。我們高興地看到,疫情影響全面提升了部分直銷企業“線上”“云上”的進程,數字化、信息化、智慧化趨勢愈加明顯,滿足消費者需求而促進直銷行業轉型升級需已初露端倪。安利、無限極、完美等直銷企業在線上消費中,正從深層次解決供需錯位問題,提高了內循環的能力、活力和動力,從而加快了直銷企業升級換代的進程。 (作者系中國市場學會直銷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直銷經濟理論研究學者。曾出版《中國直銷經濟學》《法治下的中國直銷》《全球金融危機與中國直銷發展機遇》《特許經營理論與實務》等多部學術著作。) |
- 直銷行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7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