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脈被列入嚴重失信違法企業名單
10月28日,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此前曾多次被曝涉嫌傳銷的南京中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南京中脈”)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黑名單)。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南京中脈被列入“黑名單”的原因為“發布虛假廣告兩年內受到三次以上行政處罰的,或者發布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人身傷害的或者其他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的”,作出該決定的為南京市浦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時間為2019年10月17日。
“違法直銷”被處罰
國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僅2018年,南京中脈就被行政處罰三次。
2018年8月23日,南京中脈因發布違法廣告,被南京市浦口區市場質量監督管理局罰款23萬;當年8月28日,南京中脈又因未完成網點備案的情況下,擅自從事直銷活動,被沒收違法所得270萬,罰款8萬;2018年10月11日,該公司又因違法直銷,被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罰款20萬。
2018年10月11日的處罰決定(蘇工商案〔2018〕00181 號)指出,截至2018年7月底,南京中脈實際有3853名直銷員,而網站披露直銷人員為3843名,且最新更新時間為2018年3月20日,不符合《直銷企業信息報備、披露管理辦法》的要求。
此外,《直銷企業信息報備、披露管理辦法》第五條直銷企業設立后應真實、準確、及時、完整地向社會公眾披露以下信息:(三)直銷產品目錄、零售價格、產品質量及標準說明書,以及直銷產品的主要成分、適宜人群、使用注意事項等應當讓消費者事先知曉的內容。當事人僅向公眾披露直銷產品的品名、生產企業、編碼、規格等信息,并不能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不符合《直銷企業信息報備、披露管理辦法》的要求。
該處罰決定稱,南京中脈“屬于較早獲得直銷牌照的企業,對直銷相關法律法規應當了解。并且其目前已獲得9省14市的直銷區域,直銷業務分布廣泛,影響范圍較大,違法行為、違法狀態持續時間較長,屬于情節嚴重。”最后,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責令其15日內整改到位,并罰款20萬元人民幣。
曾被授予“南京市優秀民營企業”稱號
據媒體報道,2018年11月 26 日,“南京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在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在會上,南京中脈被授予“南京市優秀民營企業”稱號。這塊榮譽牌至今仍展示在南京中脈的官方網站。
根據《關于開展南京市優秀民營企業和優秀民營企業家評選工作的通知》,有不能參加評選的七類情況:生產和經銷假冒偽劣商品,產品質量嚴重不合格,損害消費者權益;有偷稅、逃稅、騙稅、抗稅等稅收違法違規行為;有銀行債務不良記錄;發生較大以上(含)生產安全事故或較大環境污染事故;違反國家勞動法律法規;引發群體性事件,影響社會穩定;有其他失信違法行為。
此外,該《通知》規定,評選材料的評審工作由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負責。
南京中脈一年中被處罰3次,是否有資格參評南京市優秀民營企業?
3月28日,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原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民營經濟處一位陶姓工作人員回應澎湃新聞稱,根據相關非公有制企業評定方面的規定,南京中脈被處罰3次屬于“一般失信行為”,而非嚴重失信行為,“仍有資格參選”。
有媒體此前報道,南京中脈從2012年開始銷售一款名為中脈Laca內衣的產品。這款產品并不在直銷名錄中。其宣稱的高科技元素早已被相關部門定性為虛假宣傳。其發展加盟商的模式更被專家質疑涉嫌傳銷。
這款被宣稱采用英倫皇室面料、注入高科技紅外線并縫制進“能量石”的神奇內衣在廣告中不僅能塑造優美的身體曲線,還能“治療”“緩解”和“預防”包括肥胖、乳腺增生等幾十種疾病,甚至還能提高懷孕的概率。
根據廣州市纖維產品檢測研究院出具的一份《檢測報告》,中脈Laca內衣產品面料的主要成分約為60%的錦綸和40%的氨綸,南京中脈無法證明該面料與英倫皇室塑身衣面料之間的關系;縫制在Laca美體內衣中的石頭,經檢驗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氧化鎂和氧化鋇,南京中脈無法證明該石頭與健康之間的關系。
南京中脈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冊資本8000萬人民幣,是中國最早一批獲得直銷牌照的企業,法定代表人為薛勇,其持股5%,大股東為王尤山,持股95%。
脈寶云店涉嫌傳銷調查
此前南京中脈脈寶云電商平臺因涉嫌傳銷被調查。
“脈寶云”是一個微店電商平臺,與普通微店銷售自己的東西不同的是,“脈寶云”平臺上已有各類“海淘”商品,微信用戶注冊申請成為“脈寶云”的店主后,通過轉發其平臺鏈接,分享銷售。
有意思的是,記者登陸百度貼吧,搜索“脈寶云”,多數是關于脈寶云傳銷騙局的帖子。那么脈寶云是否真的涉傳了呢?
很多宣傳資料上,脈寶云都宣稱公司是2017年2月,南京中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中脈”)推出的社交電商平臺。
而南京中脈在直銷行業來頭不小。中脈領航人、中脈健康產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周希儉,是與權健集團束昱輝齊名的“直銷大王”,名聲可以說是享譽業內。
早在2006年,南京中脈就拿到牌照,屬于國內第一批拿到直銷牌照的公司。南京中脈官網資料顯示,其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直銷公司,始創于1993年。目前,南京中脈布局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服務三大領域。
脈寶云也對外總是拿南京中脈的直銷牌照來給自己正身。
企查查數據顯示,脈寶云是西藏脈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旗下平臺,西藏脈道共有倆股東,和南京中脈并沒有股權上的隸屬關系。南京中脈的直銷牌照,和脈寶云沒有關系。
有業內人士稱,南京中脈和西藏脈道簽署的只是戰略合作協議,直銷牌照權益并不能讓渡給合作伙伴。西藏脈道就是中脈的一個經銷商,中脈借著這個品臺賣他們的產品,西藏脈道則抱著中脈這個大腿宣傳,都是套路。
而不管兩者是否有隸屬關系,“脈寶云”卻實實在在被打上帶直銷行業的烙印,其盈利的模式也被廣泛質疑為涉嫌傳銷。
盈利模式涉傳?
記者注意到,脈寶云店在對外宣傳中號稱自己有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商業模式——BMAC模式(即商家、企業平臺、代理商、消費者共同搭建的集生產、經營、消費為一體的電子商務平臺)。
此前有網友在貼吧里舉報說,脈寶云店涉嫌非法集資傳銷大家警惕。該帖子稱:成為脈寶云店的店主后可以通過推廣同級代理、發展下級代理等方式盈利。
以“最高代理”舉例,先交納1.3萬,3.6萬,5.9萬,就可以獲得脈寶云店提供的優質健康產品,然后再發展各級代理會員,拿會員提成,例如能招到兩個代理合伙人就可以回本了,再通過裂變式發展,收入就會成倍增加,得收益,其1.3萬檔次就可以賺50萬元(或3.6萬檔次可以賺150萬,或5.9萬檔次可以賺250萬),各層級在發展代理會員,店主就可以拿到總代理的最高提成了。夸大其詞的介紹公司是怎么怎么好,原來是打著創業的幌子,發展層層各級代理,從中賺取各層級代理的錢。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占領律師曾指出,不同于傳統傳銷采取拘禁等人身限制手段,部分社交電商通過互聯網渠道發展傳銷,往往通過商業利益吸引和說服等形式“捆綁”下線。
在他看來,社交電商是否涉嫌傳銷存在幾個判斷標準:是否需要交納或變相交納入門費;是否分層級,直接或間接發展下線;是否根據下線獲利,上線從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下線的人員數量或銷售業績中計提報酬或“返傭”。多層次的金字塔機構、拉人頭……這些都是典型的傳銷特征。
產品質量和療效虛假宣傳?
直銷企業被詬病的主要是涉傳和虛假宣傳,先不論脈寶云是否有直銷牌照,作為一家電商平臺,產品質量和療效經常達不到標準。
譬如銷售產品的質量,對外宣傳是海外采購,采選全球高質量產品,但是其平臺的商品質量低劣,有很多產品就是從淘寶、京東等其他電商平臺上銷售的物品進行轉售,而且價格還常常虛高。
價格高并不是罪,只要顧客愿意接受即可,但夸大產品療效,假意宣傳有有疾病治療的功效,這就屬于違規了。
譬如中脈生產的一款產品——床墊,號稱可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價格卻高于市場價多倍。同時具有三甲醫院出示的實驗報告,更是售以上萬元人民幣。知乎網友跟帖稱:“該床墊宣稱所用的特殊材料可以透風不透水實則為淘寶上隨處可見的防水透氣膜”。
譬如頤芯牌凈水器虛假宣傳在其說明書上所標注的小分子水、活化水、負離子、祛病保健功效等,均違反《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標簽說明書管理規范》第六條規定。而這樣的虛假宣傳的例子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