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巨大社會財富 回歸品質競爭直銷市場將大有可為
“正值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向全國消費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希望消費者包括直銷產品的消費者都能消費快樂,快樂消費!”原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武高漢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表示。
直銷業創造巨大社會財富
“直銷行業大有可為,直銷市場的大好發展趨勢銳不可擋。”現任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常務理事的武高漢興奮地說起一組數據:“目前全球直銷產業創造的銷售業績已經達到1600億美元,美國等發達國家直銷業都迅速發展,多年來我國直銷行業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許多方面還顯得有些滯后。”
據統計,2014年我國48家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證的直銷企業銷售額約為1350億元。“在國外,直銷行業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不僅直銷企業生產、銷售的產品線十分豐富,可謂無所不集、無所不包,而且從事相關產品生產、銷售的人員數量十分龐大;而我國直銷企業生產、銷售的產品主要以保健食品和健康類產品為主,從事相關產品生產、銷售的人數包括專職、兼職的數量都無法和國外相比。”武高漢說。
規范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在直銷行業大力發展過程中,如何看待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對此武高漢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究竟什么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如何劃線?對直銷企業而言,其社會責任又該如何定義?應該說,答案是多樣的。”武高漢認為,不管答案如何,總體而言,法律及相關規定都應該有一個清晰的界線,合乎法律規定是遵紀守法,是社會責任的基礎內容;高于法律規定的是好上加好、錦上添花。
因此,遵紀守法是最基本的。然而,在我國直銷市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與此相悖的情況。武高漢表示,從直銷的理論看,直銷企業和一般企業生產、銷售的產品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通過大幅降低店鋪和銷售的成本,將最優質的產品以最優的性價比呈現給消費者。但在我國直銷市場發展過程中,一些企業通過利益相關機制和五花八門的營銷策略,把價高質次的產品賣給了消費者。虛假廣告、宣傳欺詐、質量缺陷、暴利定價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和違法亂紀、打法律“擦邊球”的現象時有發生。
在武高漢看來,如何通過有效的監管引導直銷行業規范發展,是目前最關鍵、最迫切的問題。“毫無疑問,直銷行業的快速發展要以直銷企業的規范經營為基本前提,每個直銷企業都應該踐行好自己最基本的社會責任,做遵紀守法的企業公民。”武高漢說。
提升品質和科技含量
武高漢坦言,企業社會責任是近年來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內涵非常豐富,“我截取其中的一個斷面強調,這就是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與消費環境的關系。消費環境的內涵非常多,包括安全消費環境、公平消費環境、環保節能消費環境等。我認為,保障產品品質,保障安全消費環境是企業基本的社會責任之一。”“呼吁直銷企業將重心回歸產品品質,通過科技含量和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提升其產品價值,保障消費安全是直銷企業的當務之急。”武高漢說。他強調,安全是消費者最基本的權利,也是消費者最基本的要求。換句話說,保障消費者的消費安全是企業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是企業必須做到而且必須做好的社會責任。
目前,全社會對安全問題高度關注,如果直銷產品頻頻出現質量和誠信問題,將使公眾的消費信心大受影響。直銷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塑造企業社會形象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并解決各個利益相關方的利益,包括消費者的利益,實現價值共創,各個利益相關方之間達到“有情、有義、有利”,“同心、同德、同贏”。
“所謂‘營銷戰略’當適可而止。應該努力把產品做到最好,充分認識到‘品質為王’,回歸品質和科技的競爭是直銷行業的發展方向。”武高漢說。他據此判斷,創新將是我國直銷行業未來的重大使命之一。我國的直銷行業應該盡快升級換代,直銷企業生產、銷售的產品線亟待豐富,需要淘汰一些科技含量低的產品,通過創新產品來滿足并發掘消費需求。“中國制造要變成受人尊敬的品牌,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要加強創新能力的提升,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武高漢說。
武高漢認為,我國直銷市場上升空間巨大,“我國直銷企業現有的銷售額中,有六七成是由十幾家外資企業創造的,這充分說明中外直銷企業的實力相差懸殊,壓力也是動力,這也說明了未來直銷市場存在很大的空間。外資直銷企業積累的重視科技和品質、規范管理和跨區域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值得學習。”